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高阳县—氏族文化

更新时间:2012-09-12 17:27:00点击次数:29384次

高阳许氏

《新唐书》记载,许氏“自容城(今河南鲁山)徙冀州高阳北新城都乡乐善里,秦末有许猗,隐居不仕。”自许猗始,许氏世居高阳。汉朝时有多人入朝为官,多有政声。如许毗,许猗曾孙,曾任侍中、太常。许德,许毗子,曾任汝南太守。许据,许德子,曾任大司农,为九卿之一。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阳许氏更加兴旺发达,许据子孙继续世代为官,如:许允,许据子,魏时为中领军,镇北将军。许奇,许允子,晋朝时曾任尚书祠部郎。许猛,许奇子,幽州刺史。许皎,许允孙,会稽内史。许洵,许皎子,晋朝名士,一生隐居山林,与书圣王羲之交友,吟诗饮酒,挥毫泼墨,终老于山林。隋唐时期的许智藏因医术高超官封散骑侍郎,被当今史学界公认为隋朝名医第一人。

在高阳历史上,高阳许氏的许茂、许宏、许护、许晔曾任高阳太守。许氏有多人封爵,封在高阳的有:许谦,封高阳公,谥“文”。许宗之,赐爵高阳乡侯。许善心,封高阳县公,谥“文节”。许敬宗,封高阳县开国男,后封特进高阳公。许瑗,许圭,明代赠高阳郡侯。在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修天启《高阳县志》中曾为32名许氏人物立传。

由于高阳许氏声名显赫,天下许姓把高阳作为许姓郡望。《元和姓氏考》称:“高阳,许猗及其裔孙世居之地,今许姓宗族不问其祖为谁,皆宗高阳。”清康熙御制《百家姓》称:“许,派衍高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高阳许氏后人迁出高阳谋生,有的移居海外。但他们不忘祖先,不忘高阳,不但世世代代承认自己是高阳许氏之后人,而且修桥建亭皆名高阳。海外许氏宗亲联谊组织也大多称“高阳堂”、“高阳公会”等。1989年5月10日,海外许氏宗亲组团回高阳旧城寻根祭祖,祭礼隆重,观者如云。

圈头齐氏

圈头村在高阳城南1.5公里,因有马家河圈头桥而名。据齐氏族谱载,汉吕后元年(前187)齐氏于此定居,始祖为侯爵,子孙六世封侯,后世世代为官。到唐代时,圈头齐氏家兴业旺。

齐澣,字洗心,少聪敏。武周圣历拔萃科进士及第,任蒲州司法参军,景云初为监察御史,开元初任给事中,中书舍人,后因直谏而贬官,卒赠礼部尚书。齐澣生五子,皆为官,齐澣之孙齐映、齐抗为宰相。

齐映,唐大历四年(769)进士,博学宏词科状元。建中四年(783)授御史中丞,次年进中书舍人。贞元二年(786)以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封河间县男,后受贬,年48岁卒,赠礼部尚书,谥“忠”。

齐映与固守睢阳的许远,在历史上被称为“高阳文武双忠”,同入县乡贤祠供奉牌位,并各建专祠世代血祭。许远祠在故里塔儿头村,齐映祠在高阳西关外,又称状元祠,明大学士孙承宗曾作《齐公祠募疏》称:“是以扬大烈于睢阳,既钦节义;表元英于瀛浒,更识文章。盖八才子开万古明诚,两世家擅一朝文武。凡同衿佩,其共激扬。”

齐抗,字遐举,唐大历年间进士。少值天宝之乱,与母隐居会稽,后因敏行文雅,署监察御史,德宗时为盐铁使,后改谏议大夫,迁河南尹,进太常卿,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后以病乞身,年65岁卒,谥“成”。

由唐到宋,齐氏多人中进士。元末明初,高阳多有兵燹,村为丘墟,齐氏仅存兄弟二人,一人随朱元璋从军流离关外,一人重建家园。由于家学渊源,到第二代即中进士,官至侍郎。之后,又出现了兄弟同科中举,同科连捷进士,齐赞元还在明末被招为驸马。由于圈头齐氏为望族,流经圈头村的马家河段,也被改称齐家河。齐氏祖庙有楹联称齐氏:“甲第累朝称阀阅,文章历代炳旂常。”

于堤韩氏

唐德宗时期,韩氏一支由河北昌黎迁徙陕西韩城途中路过高阳于堤,因占卜吉祥,便留居此地,世代男耕女织,诗书传家,与圈头齐氏交往甚厚。元末明初,高阳因兵乱人口减少,于堤韩氏仅剩父子三人,为避战乱,父携长子远徙扬州。次子韩世贤避居河间兴村,后归祖地,于废墟中再建家园,教子苦读,第二代韩仪为宣德贡生,官邳州经历,并受皇封。第四世韩鹗考中举人,为知县。第五世韩勖考取进士。

于堤韩氏第九世韩荩光,清顺治十七年(1660)中举,次年连捷进士,为康熙八年(1669)《高阳县志》总纂。后为知县,多有建树,调京师为刑部主事,因积劳成疾,卒于官署。康熙皇帝授承德郎并颁旨国葬,在今于堤村东筑坟修陵。按死者如生之说,茔北为座椅,南为书案,上有文房四宝及印台,俨然仍在刑部大堂理事一般。其子雄嗣为教谕,雄嗣子三善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考中进士,官知州;三善子龙震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考中进士,官至知府,曾出席乾隆“千叟宴”;龙震子汤衡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考中进士,官知州,授奉政大夫。于堤韩氏出现了父子祖孙嫡传三进士,还有多名进士、举人葬于坟内,因屡受皇封,故韩氏祖茔内碑石、牌坊林立,宝塔入云,古木参天,被称为“畿南名胜”。

于堤韩氏历史上共有70人中举,其中进士15人,武进士3人,武举9人,贡生、秀才数以百计,人才辈出,成为望族。高阳有“到了于堤别转文,背粪筐的也是秀才”俗语流传于世。韩氏宗祠楹联:“家学渊源内外两传,大猷黼黻经纬一朝”为书法家韩耀曾撰写,宗祠内陈列着许多圣旨、匾牌,有明朝严嵩、清末科状元刘春霖、清朝翰林李殿图和民国年间张作霖的题词和碑刻。

庞口李氏

李氏于明永乐初年移居高阳庞口,世代耕读。五世李俨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考中进士,县为其建进士坊,官至山西布政使参议。从此李氏世代读书,人才辈出。李俨子李师儒于弘治三年(1490)考中进士,县为其建进士坊和父子同进士坊,后又为李甫荣(李俨父)、李俨和李师儒建三世恩褒坊。李师儒初为翰林院检讨,后任凤阳知府,先后在浙江、河南、陕西、安徽、山东、山西为官,最后官至山西布政使参政,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生前有人为其著《洗冤录》,以褒扬其功德,卒后崇祀乡贤祠。

李氏第九世李国,14岁中举,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累拜詹士府学士,经筵日讲官,当上了皇帝的老师。天启六年(1626)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一生“以天之心理天下之事”。后以母老身病辞朝,多有著述。崇祯四年(1631)46岁病卒,葬于庞口。时朝廷震悼,赠太保,谥“文敏”,高曾祖以下俱赠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高曾祖妣赠一品夫人,母及妻封一品夫人。修墓立碑,立功德牌坊、石像生于墓前,人称“阁老墓”,成为高阳一景。2008年10月,庞口李氏家族墓地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国之子李霨,字景霄,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年21岁由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十五年(1658),升内院大学士,入直办事。十六年(1659),加太子太保。康熙十一年(1672),加太子太傅,深得康熙皇帝的恩宠与信任,曾草拟讨伐吴三桂诏书;施琅收复台湾,李霨上疏建议设官镇守,称“台湾虽孤悬海外,但屏蔽闽疆,可取而不可弃。”李霨身历顺治、康熙两朝,参大政数十年,为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立下千古之功,同时为制定大清律条、制度贡献了自己的才智。一生多有著述。康熙二十三年(1684)病卒后,康熙皇帝赐祭葬,谥“文勤”,祖上及子孙俱受荫封,葬于庞口。

乾隆三十一年(1766),庞口李氏第十五世李殿图考中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安徽巡抚。晚年还京为翰林院侍读。74岁卒,谥“文肃”。李镜图,李殿图胞弟,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官至广西桂平知府。李殿图之子李仑通于道光三年(1823)中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李殿图之孙李鸿藻于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为晚清重臣。

庞口李氏自李俨始,共有46人中举,12人中进士,4人赠谥号,成为科举世家和名门望族,官吏众多,尤以清末的李鸿藻和民初的李石曾父子最著名。李鸿藻被称为:“一代文官祖,三朝帝王师”。李石曾作为近代历史文化名人和同盟会元老,为中国现代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由于庞口李氏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人从事专职官学教育,担任了县学的训导、教谕,州学的学正,府学的教授,李鸿藻曾任国子监祭酒,有多人担任过乡试和会试的同考官、副考官和正考官,有4人当过皇帝的老师。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