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体育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卫生体育界 > 正文

郑毓琳

更新时间:2013-02-04 17:54:00点击次数:15069次

郑毓琳(1896~1967)字玉林,号怀璧。安国北娄村人。郑毓琳生于中医世家。清宣统二年(1910),继承家学,从父辈学医。1912年拜医师曹顺德为师。1916年又从霍洛顺(博野县南白沙村人)专习针灸。学成后先后在安国、博野、安平、保定、北京等地行医。郑毓琳治愈前清翰林学士蒋式芬之女痼疾,蒋以唐寅“竹林七贤图”真迹相赠,并赋诗“慈善高师法巨天,神术秘诀中指点,精微奥妙常来转,针灸取病似仙丹”书赠。郑毓琳为人治病,从不论贫富,不争报酬,颇受世人称道。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热情支持抗战,先后为吕正操部捐银元1000元,战马10匹。

1949年,郑毓琳赴北京,在长子郑魁山开办的诊所从医,同时加入北京中药学会和中华医学会。1954年3月被华北卫生局、华北中医试验所评为三级针灸专家,受聘于政务院医务室工作。因其医术精湛,常为中央首长针灸治病,政务院秘书长齐燕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著名画家何香凝曾分别赠送他“技术独特,妙手回春”、“梅花傲雪”书、画。曾治愈印度共产党总书记姜博文(译音)的类风湿关节炎,颇受外国友人赞誉。他熟读各家针灸专著,遵古而不泥古,在长期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中创出“针刺热凉补泻”、“导痰法”等针灸术和“二龙戏珠”、“喜鹊登梅”、“老驴拉磨”、“金钩钓鱼”、“金鸡啄米”、“白蛇吐信”、“怪蟒翻身”、“鼠爪刺”等针刺八法,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1954年,郑毓琳调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任第三研究室主任。他用烧山火、透天凉独特手法治疗半身不遂、痹症、胃病、眼病,取得良好效果。郑毓琳对技术从不保守,门人颇多,有不少弟子成为国内著名教授、专家。先后出版和发表《郑毓琳医案》、《临症经验》等论文、专著10余篇(部)。其中《针刺治疗视网膜出血的初步观察》一文获1958年卫生部科研成果奖。

(编辑:admin)
  • 上一篇:吴彩臣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