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文化艺术界 > 正文

汪洋

更新时间:2013-02-01 09:44:00点击次数:5134次

汪洋(1916~1998)曾用名汪蓬龙。祖籍浙江萧山,出生于江苏镇江。18岁从镇江中学毕业,1934年到上海,在中山文化教育馆阅读了大量书籍,偶尔为杂志设计封面,后到明星影片公司美工科任美工助理。当时赵丹等人组成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舞台剧,汪洋参加了舞台美术工作。1938年春到延安,加入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初随抗大二分校到晋察冀边区,任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副团长、导演,后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任副社长、社长、导演。导演了由刘萧芜创作的反映边区现实生活的多幕话剧《我们的乡村》和《两年间》。1939年11月,同时演出由郑红羽、汪洋利用旧形式成功改造、加以创作的舞剧《空城计》、《过难关》。1940年任中共北方分局文委会委员,1941年春节前,汪洋导演了《日出》。5月在边区文艺界各协会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上,抗战剧社演出由汪洋导演的《雷雨》。

1942年5月,汪洋等人根据敌后物资的短缺、游击式的演出情况,经过反复设计,制作出拆装方便、符合战斗化新的篷帐舞台,既方便了演出,也改善了演出条件和提高了演出效果。之后,篷帐舞台在各剧社普及。在边区鲁迅文艺奖金委员会公布的1942年第二季度入选作品中,篷帐舞台获特别奖。在1942年“八一”建军节纪念大会上,剧社用篷帐舞台演出了由汪洋导演的《大雷雨》。

1943年冬,反“扫荡”战斗结束后,抗敌剧社移驻到阜平县柏崖村一带。汪洋导演了丁里创作的大型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由剧社进行了排演,还与丁里联合导演了苏联话剧《前线》。

1944年秋,汪洋等人到阜平高街村,开展乡村文艺普及活动,帮助村剧团修改剧本,对《穷人乐》一剧重新进行导演排练,编为14场大型歌剧,使剧本和排练演出水平有很大提高。1944年12月20日,在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会上演出,获得好评。大会奖给高街村剧团奖金1万元,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奖给高街村剧团幕布一块。1945年2月25日,《晋察冀日报》对高街村剧团演出的《穷人乐》一剧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发表社论。

1946年负责筹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创办了“一辆大车上的电影制片厂”,除放映外,还摄制了4集《自卫战争新闻》。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1954年7月赴苏联学习,1956年回国后组建新的北京电影制片厂,继续任厂长。这期间北影厂不仅拍摄了大量的优秀影片,还培养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材。

(编辑:admin)
  • 上一篇:丁里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