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五章 奇瑰的国宝 建筑瑰宝

更新时间:2020-01-08 15:29:18点击次数:18177次

书写半部清史的直隶总督署

中国古代民间称官署为“衙门”。至今,国内还有级别不等的官衙遗存,如始建于元代的河南内乡县衙、山西霍州府衙、保定的清代直隶省衙、明清北京故宫等古代县、府、省乃至具有皇权象征的这四类代表性建筑。

保定老城区裕华中路北侧的清代直隶总督署,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被认为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总督衙署建筑群。该署的前身可追溯至元代顺天路总管府宣化堂。宣化堂修建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由顺天路总管府治中周孟勘主持修建,并请容城名士刘因为之撰写了《宣化堂记》,文中说周“尝于时丰政暇之际,新其府之公堂,谓是堂者一道听政之所也,上之化由是而宣,乃大书其匾曰宣化”,将堂名由来、基址与堂的渊源关系记述了下来。

明朝建立后,保定知府骆佥对以宣化堂为主体建筑的衙署进行了扩建,作为府署。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将大宁都指挥使司移驻保定,保定府署又成为大宁都司署的二堂院。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后,保定城西北的原参将署改为巡抚衙署,大宁都司署则改作参将署。雍正二年(1724年),直隶巡抚李维钧升任驻保定的首位直隶总督,在参将署(宣化堂)原基址上开始建总督衙署,至雍正八年(1730年)正式完工。内部建筑是承继传统建筑的风水堪舆和规制的要求建设中、东、西三路,形制为布瓦顶的小式硬山结构,青砖素瓦,灰砌磨砖,不求奢华但很坚固实用。直隶总督署署理直隶总督唐执玉在总督署落成之后,曾立《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记述新署的规制。中路由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三堂、四堂主体建筑构成,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总督署的大堂不像州县衙的大堂是用来审案的,是个举行仪式的场所,凡有重大的政务活动,隆重的庆典活动,就在这里举行。大堂之后是二堂,二堂门前有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时写下的一幅楹联:“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这是对同僚及下属的规劝,要他们救拔百姓于水火之中。

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有深思熟虑、弥补不足之意,是总督会见外地官员及僚属,举行一般礼仪活动的地方,二堂的建筑布局为一明两暗,东间是议事厅,是总督和幕僚们议事的地方;西间为启事厅,是幕僚书吏为总督整理案卷提供咨询的地方,也是幕僚处理一般公务和书写文书的地方。三堂又称官邸,是主官日常处理公务和休息的地方,四堂又叫上房,是主官的内宅,住有家眷,外人不得随意入内。在大堂院两侧有六科房,对应朝廷的六部,按文东武西,东侧为吏、户、礼三房,西边为兵、刑、工三房。

直隶总督署还有对称的东、西两路建筑,大门前还有东、西班房、照壁、辕门、旗杆等。中路周围有廊庑与左右耳房、厢房相通,花厅、幕府院等作为辅助建筑分列东西两路。大门坐北朝南,门前的左右两侧是东班房和西班房,往南是辕门、照壁和旗杆。院内中路两旁那一颗颗挺拔茂盛的柏树,有的有400多年树龄,每遇冬季,都有成群的猫头鹰飞到树杈上与柏树结缘。

直隶总督在保定共存在了187年,共有74人当过99任次直隶总督,如唐执玉、李卫、方观承、琦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清代名臣都曾坐镇于此地,这些皇臣官宦的“千秋功罪”,如“半部清史”。

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清西陵为清朝帝王北陵、东陵和西陵三座陵墓群之一,位于易县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陵区东起梁格庄,西至紫荆关,南至大雁桥,北至奇峰岭,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距北京120公里。这里自然风光秀美,北依层峦叠嶂的永宁山,南傍蜿蜒东流的易水河,绿草萋萋,松柏参天。与古桥、古牌坊、碑楼、朝房、隆恩殿、明楼、宝顶等古建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庄严神圣、静谧肃穆的皇陵园林景象。

清西陵自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泰陵,历经186年,至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7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末代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1995年从八宝山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

雍正皇帝的陵址开始选在遵化县九凤朝阳山,但雍正帝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遂废掉,命怡亲王允祥和两江总督高其倬为其另选“万年吉地”,最后认为易县太宁山下(太平峪)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会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雍正泰陵遂建于此地。后来,乾隆帝降旨:“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内分建。”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葬于遵化和易县,遂形成东、西两处陵墓,以其方位称易县陵区为西陵。

西陵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宫殿1000余间,石制建筑和雕刻100余座,构成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皇陵建筑群。众多建筑均有彩画与雕刻,陵区宫殿多施旋子彩画,庙宇牌坊多施和玺彩画,行宫、住宅多施苏式彩画,在陵区雕刻中,为数最多的是龙凤。整座建筑群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杰出水平和民族风格传统。

泰陵埋葬着雍正及他的皇后孝敬、皇贵妃敦肃。位于永宁山(由太宁山更名)主峰下,主体建筑规模宏大,体系完整。西陵以泰陵为中心,其余各陵分布在它的东西两侧,规制与清东陵基本相同。走过一座联拱式五孔桥,进入陵区,前有3座五间六柱十一楼式的石牌坊和一条宽10余米、长5华里的神道贯穿陵区。依次建造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石拱桥、石像生、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建筑和石雕。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黄瓦顶,木结构卯榫对接。明柱沥粉贴金包裹,殿顶有旋子彩画,梁枋装饰金线点金,枋心彩画“江山一统”和“普照乾坤”。

昌陵是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的陵寝,位于泰陵以西,以一条神道与泰陵相接,是西陵中唯一有神道与主陵相接的陵墓。嘉庆皇帝即位后,就在泰陵之西选定了陵址,当年开始兴建,到嘉庆八年(1803)完工。工程结束后,定名为“昌陵”。昌陵的建筑形式与布局和泰陵基本一致。隆恩殿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地面用贵重的花斑石墁地,黄色的方石板上,带有紫色花纹,光滑耀眼,好像满堂宝石。昌陵有清朝建立的最后一座圣德神功碑亭。

慕陵为道光皇帝的陵墓,位于泰陵西5公里处的龙泉峪。有孝穆、孝慎、孝全皇后合葬。建于道光十二年至十六年(18321836年),建造风格与其他帝陵不同,精细、淡雅、技法高超。楠木雕龙最具特色。楠木烫蜡后的褐色,灰黄交融的墙垣,黄、绿、蓝三色相合的配殿雀替,组合成形富于变化。特别是隆恩殿内刻着数以千计的云龙和蟠龙,龙头采用透雕,龙身、云纹高浅浮雕并用,伸向空中,鼓腮吐口,达到“龙口喷香”的效果。

崇陵是光绪皇帝的陵墓,也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位于泰陵东5公里的金龙峪,地宫中合葬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登基时,清朝面临内忧外患,营造陵寝的工程拖延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年才由宣统朝着手操办,1915年竣工。崇陵除继承清代建陵规制,参照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的风格外,又吸收了古代建筑技术的某些精华。建有五孔桥、巡房、牌楼门、神厨库、三路三孔桥、朝房、班房、隆恩门、燎炉、配殿、隆恩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顶、地宫。隆恩殿木料均为珍贵的铜藻、铁藻,质地坚硬。

山城古刹阁院寺

在保定境内遗存的古代建筑中,有将近一半是佛教建筑,其中又以寺院、佛塔和石刻造像为主。列入国宝的有位于保定市区的大慈阁、位于高碑店市新城镇的开善寺大殿、位于定兴县城的慈云阁、位于涞源县城的阁院寺等多处,其中阁院寺保存尤为完整。这座山城内的古寺为涞源十二景之一,史载建于东汉,唐时重修,辽时兴盛,元、明、清多次复修。

阁院寺俗称西大寺,位于涞源县城西北隅。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曾对此寺现存建筑天王殿、文殊殿、藏经楼、西禅房、东西配殿等进行过实测,并认定现存主体建筑文殊殿为辽应历十六年(966年)所建。

该寺占地6900平方米。主殿文殊殿,建于0.75高的砖台上,平面长方形,面阔三间16,进深三间15.7,歇山琉璃瓦顶,土木结构。殿前有宽大的月台,殿内原有骑狮文殊菩萨像。殿内两山壁绘有大型壁画,从局阁院寺文殊殿部显露之处,看出壁画可能通贯墙面,画面色彩淡雅而华丽,笔法遒劲流畅。文殊殿从建筑造型、结构处理及细部做法上,都不失为辽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寺内还有辽代经幢一通,明清碑刻三通和辽天庆四年(1114年)所铸铁钟一口,钟高1.4,口径1.4,重约2000公斤,铭文上刻有“蔚州飞狐县阁子院”八字。这大钟的钟声“浑浑然有太古之韵”。

中华第一塔——开元寺塔

至今在保定境内还矗立着十多座古代佛塔建筑,建筑年代从唐代直至清代。建筑形制多样,有花塔,有密檐式塔,有覆钵式塔,有楼阁式塔,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被考古学家罗哲文称为“中华第一塔”的定州开元寺塔。

开元寺可追溯到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在此兴建的七帝寺。北周武帝灭佛时,七帝寺被毁。隋开皇初年七帝寺恢复。开皇十六年(596)更名为正解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定州开元寺就曾派僧人前往西土取经。后来开元寺僧令能又往天竺取经,得舍利子。宋真宗在咸平四年(1001年)诏建塔,“令能董其役,伐材于嘉山”,至和二年(1055年),历55年建成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是11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83.7,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塔。塔基座周长127.65,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塔的每层有梯级,首层塔身较高,由下而上有层层叠涩的短檐,其塔身各层外壁内均有一周回廊。整个塔身犹如大塔中包着一座小塔,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内设穿越塔心的阶梯,绕回廊盘旋可至塔顶。在2~9层,仅有东、西、南、北四门,1011层则八面设拱券式门,与当时观敌料哨不无关系。券顶上部饰有桃形的香火烟气,直至顶层檐部,象征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兴盛景象。脊顶有砖砌的八角形须弥座,座上为八瓣形莲花盆,承托仰莲纹铁钵,上置圆形刹座,刹座上置由六节组成的铜质葫芦形宝瓶。

该塔“形体高大,结构复杂,富丽堂皇,比例匀称,是砖仿木建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塔的结构做法及外形各部位的曲线处理的风格特点,展现出宋代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文物价值,“确立了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位置”。开元寺塔常常被有兴致的文人画师点染于绘画或诗歌作品中,在塔体首层的回廊内,至今还有保存较好的宋代壁画。

开元寺塔自建成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800多年间,经历了9次地震。光绪十年的地震对塔身损坏最为严重,东北角被震塌。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文物主管部门开始投资加固,进行整体保护维修十多年,使该塔屹立于中华古塔建筑艺术之林。

北岳庙与恒山

恒山是中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今日地理学中把太行山系河北阜平、唐县、涞源直到山西浑源一带称为恒山山脉。历史上被称为北岳恒山之巅的这部分又称为大茂山,位于阜平、唐县、涞源交界处,距保定市区120公里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宣帝颁诏祭祀“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用腄,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于上曲阳”。“常山”即“恒山”,因避汉文帝刘恒名讳而改称。“上曲阳”是曲阳的旧称。

曲阳北岳庙坐落在曲阳县城西部,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500512),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汉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之前,帝王祀北岳恒山便在其所。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北岳庙曾扩建;宋淳化元年(990年)契丹入侵焚庙,次年宋太宗诏旨重修;元代初年辟为道教活动场所。自清顺治十七年(1660)“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后,曲阳北岳庙便逐渐被荒废。该庙南北长542,东西宽321,总占地面积为17.4万平方米。其建筑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牌坊、石桥等。正殿两侧为东、西昭福门。还有碑楼等其它建筑8座,散建在中轴线两厢。

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建于蒙元至元七年(1270年),“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20098平方米,通高25,面阔九间,进月深六间,外带回廊环绕,重檐九脊庑殿式结构,琉璃瓦脊,青瓦铺顶,宫殿式双檐高啄的建筑外观,壮观雄伟。大殿建在石砌的台基之上,殿内柱子梁架为中柱式;殿檐斗拱为一朵、二朵式。殿四周有石栏板望柱,柱头装饰有石雕狮子,共计99只。殿台四角饰有四螭首。德宁之殿内的壁画,“其道教题材的风格承袭了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画风,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壁画珍品”。

北岳庙内现藏有碑刻、石雕、经幢200多通,并有碑廊、碑楼,是河北省最大的古代碑刻群之一。自北魏至民国各时期碑刻俱全。碑刻内容多为历代重修北岳庙的记载和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及诗、词、歌、赋。从书法艺术上讲,真、草、隶、篆和行书等书体各异。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是研究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书法艺术演变的珍贵实物资料。

北岳庙内还建有雕刻艺术馆、博物馆,保存古雕刻百余件和青铜器、陶器、定窑瓷器等。其藏品有佛像、人物、动物、经幢等,尤以西汉石虎、北魏石狮、北魏背光千佛像、唐代石灯、唐代石佛、笑和尚、金代经幢最引人注目,造型优美,刀工变化细腻,线条清晰流畅,充分展示了中国北方石雕、陶瓷、铜器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历史艺术价值。

紫塞金城——紫荆关

保定境内有中山、燕和明代长城。现存的主要是明代长城,属于内长城的组成部分,建有紫荆、倒马、龙泉等关城,其中紫荆关保存最为完整。紫荆关位于易县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为天下“九塞”之一,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又与北京居庸关、唐县倒马关共称“内三关”。紫荆关在秦汉时曾称上谷关,东汉时名五阮关,是蒲阴陉上的关口,汉时为土石夯筑,郦道元《水经注》里称子庄关,宋金时名金陂关,后因山上多紫荆盛开而易名为紫荆关。

明洪武初年,此关城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至“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畿辅通志》),使紫荆关形成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较完备的防御体系。

历史上这座关城有东西南北四门,自“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悬崖峭壁;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紫荆关主城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以墙相隔,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关城东、西、南墙外有墙,形成环抱于主城外的3座小城池。阳和门外有黄土岭城。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主城之西城隔河相望,有铁索相连,为关城的前哨。紫荆关的关墙总长181605,共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雄关壮丽,地势险要。自古为“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的“紫塞金城”。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曾形象地比喻“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拊吾之背”。

气贯长虹的涿州永济桥

保定境内河流密布,自古修路架桥既是地方官的职责,也是百姓自发的善举。众多的古代桥梁已经消失在沧桑变化之中,只有少数古桥保存至今,其中有天水桥、方顺桥、伍仁桥、永济桥等,而以永济桥最为人所瞩目。

走出涿州城北行15公里,可看到一座横跨于拒马河之上的石拱桥。该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初名“拒马河桥”,万历十六年(1588年)重修,天启六年(1626年)重建。后因河道南移,桥亦塌毁。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奉旨在旧桥南建九孔新桥时,向南延砌堤形引桥,下设涵洞22个;北侧将旧桥按涵洞形制改砌洞十八并与新桥相联,以泄夏秋洪涝。乾隆为其赐名为“永济”,并立《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御制永济桥诗并序》,在桥南东侧碑亭。

该桥历史上是十八省通衢,古御道之冲要所在,也是京南形胜之一。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亲笔题写“十八省通衢冠盖如云斗大一州供役苦,两千年旧郡河梁落日停车片刻感怀多”的御联,以示此地作为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之重要。清末、民初该桥被称为涿州八景之一,取名“拒马长虹”。

永济桥主桥并南北引桥总长62765。其中主桥为单路九孔石拱桥,总长15115,桥面宽107,由分水石至桥面最高点63。桥立面为九孔联拱式,桥体呈中高两端坡状。该石桥规模宏大,造型优美,气贯长虹,被誉为“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桥下分水尖安装破冰凌用的铸铁,具有显著的北方特点。主桥、南北引桥和两端原有附属建筑及清乾隆皇帝御制碑,建筑特色鲜明,显示出在明清两代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科举考试的见证——定州贡院

定州贡院位于定州市区东大街草场胡同。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定州知州王大年创建,曾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考取秀才、贡生。清道光十二年(1822年),知州王仲槐又劝捐于民,展拓场地、重修、增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考场。之后历经修缮,保存至今。

贡院,俗称“考棚”,是中国科举取士的场所,“试士之所,谓立贡院”(《明史·选举》)。定州贡院是清代州属贡院,留存至今者甚少,成为科举取士的历史见证。贡院平面呈方形,为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自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等主要建筑。东侧武场区原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等建筑,每座建筑自成院落,院落间按使用需要建有一些附属建筑,大门外还建有兵房、执事仪仗房等。建筑布局壮观规整,张弛有序,富于变化。进入贡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2丈、宽6丈气势雄伟的影壁,为当年揭榜之处。穿过三开间大门,有两棵枝干虬劲的古槐,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定州时亲手所植。

魁阁号舍是贡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最南间魁阁为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翘起的翼角如鸟翅欲飞,结构严谨复杂,构造独特别致。院之后的大堂、后楼为考官办公、住宿之所,构件精雕细琢,体现出中国古代匠师们高超精湛的技艺。后楼又称揽胜楼,登临其上,俯瞰贡院全景,其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别具一格,显示了清代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置身其中,既可领略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落,又可想象当年宏大的考试场面。

清代民居经典——腰山王氏庄园

在顺平县城东北10公里的南腰山村,有座古代民居建筑群——王氏庄园,是河北省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清代民居,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余平方米。鼎盛时期,格局考究的四合院住宅达12处,现存5处,庄园内有东西排列的四合院4排,每排均为三进,四合院各院前后贯通,左右相连,由南而北,有南园、尚礼堂、尊义堂等部分建筑群体。道路两旁古槐参天,遮云蔽日,俗称槐荫道。

据河北省古建研究所1997年的建档调查了解,庄园系清代初年王锡衮所建。王锡衮祖居辽宁省铁岭县,本在原籍服役,后随清军入关。清定都北京后,王解甲归田,受封于完县南腰山村。初以务农为主,兼营商业,日渐兴盛,转而专营商业。随即大兴土木,建造住宅,王锡衮及其后人在腰山陆续建有12处宅院。鸦片战争后,商业萧条,王氏商号随之倒闭,继而破产,王氏家族没落。20世纪40年代庄园内尚有王氏后人居住。现存宅院,腰山王氏庄园院落保存较好且布局较完整的仅腰山中学北侧一处,现称腰山王氏庄园。

庄园总平面为正梯形,坐北朝南,共有西、中、东、东一四路建筑,西路、东一路建筑拆除殆尽,仅存大门。中路较完整,现存三进院及二跨院。东路存二进院。每进院落均为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形式。现西路与中路紧邻,东路与东一路紧邻,东路与中路之间隔有22宽的道路,庄园南侧亦有10宽道路,据传为庄园初建时的槐荫大道。

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木构架庭院式类型的住宅建筑,采用了四合院的建筑规制,集中地反映出高度成熟的四合院住宅的典型布局。庄园建筑在色彩的运用和立面造型上,不但表现出与南方住宅轻盈奔放截然不同的风格,也没有北京四合院的那种华丽和堂皇,表现了一种淳朴自然之美。如砖雕、木雕、石雕虽为主要装饰手段,但木构件不施彩漆,只刷以桐油。垂花门也仅漆以黑栗色,以青砖、灰瓦、素石、黑栗色木柱为基调的素净色调,形成了自然的乡土装饰,体现了一种有俗、有雅、古朴的建筑风韵。

跻身中国十大名园的古莲花池

明中叶到清代嘉庆年间,是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展高潮。而保定古莲花池早在元代就以“雪香园”之名建造起来,到清乾隆年间成为“莲池十二景”时,已经历了520余年。中国“十大名园”中,位居江南的有7处,北京有两处,保定一处,即古莲花池,这座园林风格独特、官私宅苑相融,独具魅力,一直以恣肆乾坤的生机魅力吸引着众人。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时,在城之东、西、南、北建成寿春、种香、雪香、芳润四座园邸,将南园雪香园犒赏给他的副将、行军千户乔维忠作其花园。十多年后,老乔之子乔德玉在园中设宴,邀文学家郝经撰文记胜,写下《临漪亭纪略》,赞述这座园“茂树葱郁,澄澜荡漾,鱼泳而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可谓胜地矣”。元至元二十七年(1289年),雪香园遭到一场大地震的毁坏,加之张、乔几家族的地位也开始失势衰落,之后该园便荒废了。直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保定知府张烈文发现这个洼深不涸的废园,重建起用了它,作为官府园林占据。因显现池深花茂,称为“莲花池”。万历十五年(1587年),知府查志隆再次修建,把莲池池水当作一面“水鉴”,二门上悬“水鉴公署”横匾,借此励己以激人,“水鉴公署”自此成了莲花池的别称。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出于大兴“文治”的需要,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建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园林又扩充建为行宫。乾隆、嘉庆等皇帝都在莲池留下御题诗句和碑碣、石刻,让园林增色不少。乾隆十四年(1749年)起,直隶总督方观承在园中增建亭台楼阁,间以虚实点缀,画师工匠创作组合造型,命名了春午坡、花南研北草堂、万卷楼、高芬阁、笠亭、鹤柴、蕊幢精舍、藻泳楼、篇留洞、绎堂、寒绿轩、含沧亭等“莲池行宫十二景”建筑。清代绘制的《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古莲花池全景图》和《慈禧行宫御园全景图》等仍珍存于世,图中含景、景中藏诗的画卷,记录了莲池园林巅峰时期桥亭映带墨景,楼台若隐池中,古木欣荣,藤荫蔽日,山耸洞秀,檐馆峥嵘;鹤鹿禽啁,繁华吐馥,书院锦色重重,青绿倚岸葱葱;湖光珠玑,香荷曳影,客寻画舫,雅曲玲珑;塘引渠流,鱼游辗转,精舍万卷,艺彩碑丛。坡上叠石巧列于地势高下而创丘壑,轩下理水掌控在聚散开合而变溪渊。石置于磊奇、浑厚、峭拔之间,水积于平淡、豪放、湍急浩然之势;聚性而发,临潭而注,水穿石生。

乾隆等清帝大力褒扬嘉勉直隶总督兴办书院的成效,并题诗赞叹“直隶督勤书院规,保阳独此号莲池,风开首善为倡率,文运方当春午时”。总督也常到此巡视,督导学子课业。于是增建讲舍、购置书籍、选聘名师讲授,成就了清以来书院的典范。“莲池之所以有名,关键是莲池书院有名,莲池书院在清末可称为全国书院之冠……”这是毛泽东对莲池书院的评价。

莲池园林内保存的碑石共140余通。收藏有唐、宋、元、明、清和民国、20世纪80年代等各代之作,时间跨越1200余年。在东碑廊、西碑廊、北碑廊、宸翰碑廊、水东楼南侧等处,不同时期的书法家各展风采,具有很高的史学、书法艺术欣赏价值。在全国历史园林中也是屈指可数,既显政治风采、吏治训谕,又展书艺、诗文,成为园内的靓丽风景。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