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高阳县—戏曲文化

更新时间:2012-09-12 17:29:00点击次数:17592次

高阳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培养了灿若星辰的名伶和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戏曲评论家。代表人物为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他开创的京剧“盖派”艺术集京剧武生艺术之大成,创造了新的艺术美学理论和表演程式,在中国戏曲界影响深远。

高阳高腔

高阳是高阳高腔、北方昆曲(也称高阳昆腔)、河北梆子、老调、东路丝弦的重要发源地。最早有记载的戏曲剧种为高阳高腔,高腔具有高亢、悲壮、宏亮、黄钟大吕式的演唱风格。演唱不用弦乐,只用打击乐器,并且唱腔中广泛使用帮腔,在中国戏曲中独树一帜,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现在高阳高腔濒于灭绝。

北方昆曲

清乾隆年间,江苏昆山腔、弋阳腔通过宫廷传到中国北方。在高阳一带昆山腔和北方高阳高腔、河西调等相互影响,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南方昆腔的演唱风格,因此人们称为“北方昆曲”,由于产生于高阳,又被称为“高阳昆腔”。其唱腔健朗、清新、典雅,刚柔相济,充满程式之美,并且表演以男性演员为主,剧目也多以男主角为主,如《林冲夜奔》、《虎囊弹》、《钟馗嫁妹》、《醉打山门》、《扫松》、《方孝孺》等。清光绪三年(1877)在高阳县河西村成立第一个北方昆曲科班——庆长昆弋社。班主侯月岩,主要演员有邵老墨(侯玉山、侯益隆之师)、侯瑞春(韩世昌之师)、张子久、马凤彩、侯海云等。戏班大多活动演出于冀中一带,很有影响。尤以邵老墨、张子久二人演艺高超,深得农民喜爱。在民间有“宁肯日子不过,也要看看邵老墨”和“保州、易州和安州,谁人不识张子久”之说。宣统元年(1909)昆曲表演艺术家侯益隆挑班成立“荣庆社”,成为中国昆曲第一大戏班,北方昆曲自此形成了以北方口语、京韵为主的道白、韵律,载歌载舞,令人耳目一新。高阳县河西村培养出以韩世昌、侯玉山、侯益隆、马祥麟为代表的数十位昆曲艺术家,昆曲名家侯永奎、白云生也是在高阳开始其艺术生涯。河西村除专业的昆曲戏班外,还有昆曲子弟会等业余演唱团体,全村男女老少都痴迷昆曲,以演唱昆曲为荣。故当地有俗语:“连河西村的狗叫都有点昆曲味儿。”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以高阳县河西村昆曲艺人为主,组建了中国北方昆曲剧院。高阳县河西村昆曲子弟会,是高阳昆腔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团体,目前仍有一批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的老艺人和志愿者。2003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河西村昆曲正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河北梆子

高阳县几位戏剧名人对河北梆子的发展有特殊贡献。田际云(1864~1925),是河北梆子发展中承先启后的人物,艺名“响九霄”,高阳王草庄人。田际云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老生、青衣、花脸各个行当都塑造了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他第一次成立了招收女子学员的戏曲科班——崇雅社,第一次在舞台上起用女演员,并且对河北梆子表演艺术进行大胆改革,丰富了河北梆子的艺术表现力,田际云所建立的戏班在北京形成了与京剧分庭抗礼的局面,达到了河北梆子艺术的鼎盛时期。与田际云同时期的杨韵谱,艺名“还阳草”,高阳邢果庄人,攻文武花旦,兼演小生,青年时期即名扬剧坛,并能编写剧本,立志戏曲改良,除编演了一批现代题材的新戏外,还大胆编写外国题材的戏,开创了在中国舞台上演外国人戏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高阳又为河北梆子艺术培养了齐花坦和张惠云,前者拍摄了戏曲电影《宝莲灯》,后者获中国戏剧艺术梅花奖。

老调

也被称为高阳老调、保定老调,是在当地河西调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梆子、秦腔的表演风格,形成的一个深受冀中人民喜爱的戏曲剧种,清乾隆末期已在本县广为流传。老调代表人物周福才在高阳开始他的艺术实践活动,其母亲为高阳县河西村人,他的代表作《调寇》、《临潼山》成为高阳老调剧团的保留剧目。1954年,高阳老调剧团成立,1959年上调为保定专区老调剧团。先后拍摄了老调戏曲艺术片《潘杨讼》、《忠烈千秋》,成为久演不衰的艺术精品。

在高阳土生土长的剧种还有和老调同台演出的东路丝弦和杨佐面具戏。京剧、评剧、哈哈腔、豫剧也在高阳拥有众多的观众。高阳京剧团原系冀中九分区京剧团,成立于1944年,演出阵容整齐。1972年曾获河北省现代戏汇演一等奖。1986年解体。高阳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先后有老草台班、庆长昆弋社、荣庆社、祥庆社、新祥庆社、河西村昆曲子弟会、九分区京剧团、高阳京剧团、高阳老调剧团等。此外,高阳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业余剧团,农闲节令期间,排演大量剧目,男女老少粉墨登场。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