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涞源县文物遗址

更新时间:2013-02-21 13:51:00点击次数:17214次

涞源县下北头遗址 位于涞源县下北头乡下北头村西南650米处的二级台地上,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米,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面1.1~1.2米,通过对采集的文物标本鉴定为先商遗址,保存较好。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三甲村城址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三甲村西,拒马河西岸二级台地的山洼处,城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城址以山为墙体,东为豁口,在山坡上构筑有夯土墙,西北高处有烽火台一座,通过采集的文物标本鉴定分析,此城为战国至西汉时期古城址。保存较好,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三甲村墓群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三甲村西南100米的拒马河流域二级台地上,呈长方形,墓群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等。陶器多为泥质灰陶;铜器有连弧纹铜镜,镶嵌绿松石带钩等;铁器有长约1米的铁剑。根据对采集的文物分析,鉴定为战国至西汉时期墓群,遗址破坏比较严重。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侯家坟墓群 位于涞源县金家井乡土巷口村东南500米,天齐庙坡北山脚下,墓地呈南高北低的地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墓地封土有100多座,北部发现一通已残的辽乾统十年(1111年)辽代经幢,在其南30米有石券墓3座,根据其中一座墓门题记可知,墓修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墓地北部边缘有清光绪年间碑4通,内容是侯门祖先之位。墓地有被盗挖痕迹。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明代长城  涞源县境内的明长城始建于明万历元年至十三年(1573~1585年),北起乌龙沟大庄苦壮石,西至南马庄上黄土台,全长150公里,共设敌楼296座,城堡6座,烽火台33座,战台42座。是明王朝为加强京城和十三陵的防御而增设的,历史上把这段长城称做内长城。保存较好的地段为隋家庄至天桥,曹家庄大台至湖海岭,白石口至森林公园,独山城河西至狼牙口。保存较差的地段为高家庄羊栏至浮图峪,大湾梁至插箭岭等墙体和敌楼大部分被破坏,或自然残毁。1982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小西庄地主庄园 位于涞源镇金家井乡小西庄村原王家胡同。建于清代,庄园由两个四合院组成,有门三道,前院为仓房、库房、碾房、过厅;后院为主宅院,有东西配房,现已不存;院后有清代庙宇,并有壁画。南北长78米,东西宽30米,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现有保存较好的三道门和主宅院五间正房,大门高4.1米,砖石结构,砖券门。二门高4.6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为硬山顶,抬梁5架,鼓石一对。三门高4.8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为悬山顶,抬梁5架,两侧有山柱6根,大理石石狮一对。主宅院台基东西长15米,面积108.6平方米,建筑高5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为卷棚顶。现存建筑面积680平方米。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曲村戏台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曲村村内,建筑形式为卷棚顶,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筑面积为103.04平方米。戏台南为三官庙,北为观音庙,每年农历正月、二月庙会期间都要唱戏,故将戏台建成能为两庙唱戏的戏台,两庙可共用,可谓别出心裁。抗日战争初期曾进行过维修,1995年省文物局拨款重修。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云盘洞义和团活动地  云盘洞是位于涞源白石山前阳面天然形成的一洞窟,明嘉靖年间始建殿宇,清朝光绪年间,井之会道人修行于此,增建道观。1901~1903年,广昌义和团首领郭逢春带领义和团40余人、红灯照10余人抗击八国侵略联军,失败后退据此洞,被联军攻破,团员大部分牺牲,郭逢春被押解至保定杀害。留“直隶督办广昌县团练”旗一面,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8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九龙山月牙洞碑刻 位于涞源县水堡镇井之会村西南3公里九龙山月牙洞左侧,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六月初四日立。碑刻质料为砂石,高1.15米,宽0.58米,厚0.19米,碑文记载太原住持僧人镇宝独身在此洞修行20余年,以善感其四方,后恐其德行泯忘,特刻此碑。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登梯寺碑刻 位于涞源县水堡镇井之会村西南登梯寺中。碑质为青石材料,碑高2.85米,宽0.8米,厚0.2米。碑刻记载了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修登梯寺的情况,并记载了登梯寺始建时间。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白求恩战地手术室 位于涞源县王安镇孙家庄村北的全神庙内,全神庙坐西朝东,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三檩两椽,硬山顶,东西长7.1米,南北宽3.2米,面积22.72平方米,前有月台,南北3.1米,东西3.6米,高1米,现有白求恩汉白玉雕像立于月台之上。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水云乡烈士陵园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水云乡东部。陵园由三部分组成,东部是原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罗夫墓,建于1947年,1951年重修。中间是人民解放军8740部队烈士墓,共有17名烈士,1972年4月重修。西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738部队烈士墓,共有34名烈士,1968年建陵。8740、8738部队的烈士均是在修筑京原铁路时牺牲的。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东杏花惨案烈士亭  位于涞源县城东北345公里的东杏花村中部偏南。东杏花惨案发生于1941年8月20日,由于汉奸告密,日军抓捕东杏花村23名干部、党员,并将他们全部杀害。为缅怀烈士,启迪后人,涞源县于1970年2月10日,在东杏花村建立此亭,建筑形式为六角攒尖式,内有六角碑一通,上书烈士生平事迹。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县涞源镇东关村烈士亭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东关村东南。原名水心亭,1936年始建,建筑形式为八角攒尖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建为烈士亭,亭中树一八棱砖砌碑刻,“文化大革命”期间将原八棱碑改为水泥浇筑碑,阳面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阴面写毛主席语录。1983年,将水泥浇筑碑改为大理石碑。碑阳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重修烈士亭。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