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清苑区—乡土文化

更新时间:2012-09-14 15:49:00点击次数:26994次

“保阳风彩薮,清苑翰墨林”。这是已故著名作家李英儒为清苑县文联成立时题写的贺词。清苑被称为“艺苑之乡”。元代,贾辅在清苑故城(今保定城)营造的万卷楼,堪称历史上藏书最多最丰富之地。名扬全国,蜚声海外。康熙年间以后,昆曲、京剧、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剧种相继发展,曲艺、花会日趋活跃。“五四”运动后,电影、话剧、歌舞等新兴文艺开始产生。

清苑是革命老区,解放后,许多作家深入县内体验生活,以清苑广大干部群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事迹为素材,创作出《敌后武工队》、《保定外围神八路》、《地道战》等长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清苑县哈哈腔剧团演出的《朝阳沟》、《宝莲灯》、《白云仙子》、《花木兰选婿》等戏剧和唱段,多次在省、市、县电视台播放。现代戏《迁坟》获河北省庆祝建党80周年戏曲调演一等奖;现代戏《钟声》2001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戏剧比赛,获银奖,《希望的田野》、《钟声》两个剧目还获得保定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清苑县花会起源何时,无考。明清以来,花会迅速发展,主要有高跷、狮子、龙灯、少林会、大鼓、太平车、旱船等。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庆祝活动,各村纷纷组织花会串村或进城演出,增加节日欢乐气氛。1984年后,在各级政府的提倡和支持下,花会又渐活跃。南大冉、北大冉、牛庄、良寨、北和庄、戎官营等村30多道花会先后恢复。

哈哈腔:哈哈腔,又名柳子调,系流传于河北、山东的地方戏。哈哈腔早期的演出活动,常是以自娱自乐为主,大约在清康熙、乾隆年间,保定一带逐渐出现了科班、班社组织和以演戏为职业的流动艺人,从而促进了哈哈腔剧种的发展,流传于河北省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以及山东省的德州、惠民等地区。代表剧目有《王小打鸟》、《三拜花堂》、《唐知县审诰命》等。哈哈腔的唱腔,用清苑方言演唱,属于板腔体,分10余种基本板式。唱腔鲜明特点是上下句尾音均落“1”音,上句落于眼上,下句落于板上,哈哈腔的器乐包括文场和武场,文场主奏乐器的组合是三层置的织体,在伴奏上具有“拙笙、巧弦、浪荡笛”的特点,最富特色的托腔手法,是吸收民间吹歌艺术的音型化伴奏,俗称“小抬杠”。演出时,观众常为乐队的精彩伴奏鼓掌叫好。哈哈腔的行当分生、旦、净、丑4个门类,各门类均有系统的表现程式,尤以小生、小旦、小丑的表演最具特色。

清苑县哈哈腔剧团于1955年成立,1959年改称保定市哈哈腔剧团,后又恢复现名。首任团长为著名演员王寿田,首任党支部书记是原清苑县文化局局长赵同彬。20世纪60年代的主要演员有宋艳玲、秦振国、蔡志英、唐荣仙、商焕文、钟爱珍、刘喜荣、王淑英、胡凤香等,主要创作人员有编剧马守义(又名马嘶)、导演赵炳枢,作曲孟光寿、裘印昌,舞台美术设计陈汉文等。

该团建立后,先后整理、改编演出了一批传统剧目,如《王小打鸟》、《三拜花堂》、《皂袍记》、《三进士》、《花墙对诗》、《搬窑》、《武当山》、《白云山》、《唐知县审诰命》、《下陈州》等。其中《王小打鸟》在河北省1959年戏剧汇报演出大会上获得好评;《皂袍记》一剧,由北京电视台播放。与此同时,该团还创作演出了现代戏《接闺女》、《看瓜》、《红缨歌》、《江山万代》(又名《闯关》)《地道战歌》等。其中《江山万代》曾列为保定地区重点剧;《接闺女》一剧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1965年,该团曾被评为河北省“三好”剧团,“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被改为河北梆子剧团。1973年又恢复为哈哈腔剧团。1977年后,该团先后改编演出了传统剧目《白云仙子》、《影误重圆》、《赌徒丑》、《杨二舍化缘》等,其中《白云仙子》、《王小打鸟》由河北电视台录像,《影误重圆》由中央电视台播放。该团还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戏《风雨红杏》、《奇冤赤子》等,《风雨红杏》一剧在1982年河北省戏曲调演中获奖。

作为被重点扶持的清苑县哈哈腔剧团,河北省文化主管部门于20世纪50年代末曾陆续从其他专业艺术团体中抽调编剧、导演、作曲等创作人员和多名优秀青年演员,充实哈哈腔的专业队伍。1958~1960年,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在少年学员队组建哈哈腔班,为哈哈腔剧种又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后来,保定地区戏曲学校、清苑县戏曲学校也都不断向该剧团输送青年演员。80年代后,剧团培养的青年演员王兰荣、彭金未、邬文生、刘焕珍、魏建良、刘玉花等崭露头角,并逐渐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2年被评为保定地区“四好”剧团。1986年获保定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剧团”称号。1995年,排演的大型新编历史剧《御酒埋香》,在第四届河北省戏剧节中获多项奖励。2001年,排演的现代戏《钟声》,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群星奖”。清苑哈哈腔剧团是全国唯一保留的哈哈腔专业剧团。2006年,哈哈腔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绣球龙灯: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绣球龙灯的有关记载,据原来孙村娘娘宫内明朝万历九年(1581)立的一幢《重修娘娘宫碑记》,在施主栏内有戎官营“云龙圣会”会首戎宣的名字,说明400多年前,戎官营就有了绣球龙灯。而从师承关系上只能推算,清朝同治年间的王老印(1846~1919),是最早的龙会教头。这时绣球龙灯已形成民间组织,艺术形式也基本成熟。绣球龙灯由龙头、龙体、龙尾三部分组成。龙体断为十二节(闰年为十三节),每节由两个绣球状圆球组成。表演时各节随龙头舞动。另一个舞彩球戏逗红绿二龙作舞。其表现形式分踩街、撂场两种。踩街走“二龙出水”、“龙打滚”、“抄连环”、“大过桥”等队形。撂场以摆字和变化图形组成画面,赋予图形不同的思想文化内涵。在一般情况下,绣龙虽然严守平年十二节、闰年十三节的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在组字中遇上笔画较多时,则又可将某些龙节的两个球分开,以补不足,分球的方法是龙节的木柄是由两片半圆形木棒组成,每片各固定一节,可自由拆装,合为一节两球,分则是两节两球。这就是绣球龙灯的主要表现形式。戎官营村的绣球龙灯立会时间应早于万历九年(1581)。1986年经过挖掘和整理,已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河北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戎官营村绣球龙灯艺术团也在不断进步,多次代表省、市、县参加重大庆祝活动。1999年9月参加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获一等奖,12月参加北京全国舞龙大赛获银奖,同时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庆澳门回归大型活动。2000年10月在文化部和重庆市组织的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获中华舞龙群珠飞腾奖。

八角鼓:八角鼓是曲艺表演艺术的一个曲种,盛行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满族八旗子弟的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因演唱时用八角鼓打节奏而得名。八角鼓原流行于东北地区,后传入北京、天津乃至全国各地,传入清苑也有130多年的历史。据大李各庄村民间老艺人陈龙海、崔新船等人讲,八角鼓是该村早年一名叫王福祥的人传入清苑的,他年轻时辗转江南、长城内外,见多识广,学会了八旗子弟演唱的八角鼓。老年回到家后,便组织村里爱唱爱跳的人,自娱自乐。编写一些健康向上的曲目,抨击社会邪恶,教育人民走正道、守本分、清正做人。多年来,大李各庄、良寨等村一代代传唱这些曲目,深受村民喜爱,所以,八角鼓这一民间艺术在清苑流传至今。八角鼓多在广场表演,表演前先打锣鼓开场,然后演员在悠扬的乐曲中徐徐上场,他们手持彩扇、八角鼓,如行云流水。演员一般由6~14人组成,其中一生一旦是主演,边弹边唱,形式既活泼又多样,还带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八角鼓的音乐曲牌有\[罗江院\]、\[接断桥\]、\[太平年\]、\[珍珠伞\]、\[湖广韵\]、\[茉莉花\]等。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三弦、二胡等。上场手持的八角鼓在表演中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拍打节奏的乐器。1978年八角鼓作为一种曲艺形式,曾参加省、地(市)文艺汇演并获创作奖和繁荣奖。

高跷会:清苑高跷会威武壮观,气势宏大,诙谐风趣,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据查清苑县有30多道高跷会活动在不同时期。如阳城镇阳城村、郑庄村,北店乡牛庄村、南王庄村、张登、李罗侯,臧村镇贾新庄、大福村、黄陀、北沟头等村庄都有高跷会。各村的高跷都有自己的名字,如“登云会”、“高升会”、“青云会”、“高跷秧歌会”等。会的负责人叫“会头”或“班头”、“会长”等,会头一般由村上街面人物担当。高跷会一般在每年秋后冬季农闲开始活动,人员齐后,习惯上要吃一顿起会饭,喝两盅起会酒,宣布会规。表演叫“出会”,到外村出会,先在村口做好准备,放“三眼铳”鸣响三声,告之对方已到。会头摇旗,陀头“叫棒”,锣鼓齐鸣,开始踩街表演。“摞场”做技艺表演,先打圆场,表演登板过桥,跨越凳子;武高跷要做下腰、翻筋斗、蝎子爬等高超技艺。等会头摇旗鸣锣后,陀头叫棒,停止演出。踩街或摞场表演时,腰鼓、小锣、木棒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另外,还有镲、铙、锣、手锣等伴奏乐器混为一体,悦耳动听。高跷组队,基本上是12个角色上场表演,为了增加趣味性,有的添上傻小子、小媳妇、丑公子、丑婆子等,有的表演《白蛇传》,武高跷表演《西游记》,别有情趣。清苑各村庄的高跷形式可分为文、武两大类。文高跷腿高达近两米,其特点动作幅度大,突出队形变化和身段表演。摞场演出,走圆场、抄连环、窜瓜蔓,组造形、老汉推车、叠罗汉,再加上挑逗风趣,体现了文高跷的特点。水平较高的队是牛庄村高跷队。武高跷腿较短,便利滚打。其表演特点是高技巧、有难度,如单腿跳、双腿跳、背腿、蝎子爬、深下腰、翻筋斗、跨凳子、跑坡登高走天桥等。代表队是臧村镇贾辛庄高跷队。近十几年来,清苑县高跷会多次参加重大演出活动。1989年11月,牛庄村高跷队在保定古莲池参加电视片《铁球传奇》的录制演出。1990年9月,牛庄村高跷队、贾庄村高跷队和大鼓队一起在保定市体育场参加了亚运会圣火交接仪式。两队的高超表演,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1991年农历正月保定市文化局举办清苑、满城两县和三区花会表演,从保定体育场出发,踩街表演到教工之家,道路两旁传来阵阵喝彩声。

西河大鼓:原名“梅花调”,又名西河调。是河北省从业人员最多、流行地区最广的一个地方曲种,源于冀中保定一带,流行于北方。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演员自击鼓板,一般是一人说唱,一人伴奏。演唱者右手击鼓,左手操鸳鸯板,用方言演唱,曲调灵活,语言大众化,富有表现力。说唱并重,长、中、短篇书目均有。唱词格律基本上由7字句和10字句组成,板头有头板、二板、三板等。传统书目和现代书目都非常丰富。在保定乃至清苑,演唱西河大鼓较早且最有声望的当属柳敬亭,他是清苑县人,明末曾在左良玉的军旅中说书。解放前夕,县内有10余人巡回演出,其中以魏德泉名声最高,他演唱的《杨家将》、《呼延庆打擂》、《水泊梁山》独具风格,在清苑、蠡县、博野、高阳、唐县等地颇受欢迎。解放后,清苑县说书艺人逐渐增多,刘艳琴、齐英、陈连久、刘小梅等说书艺人颇受欢迎。魏炳山改编并演唱的《董存瑞》、《刘胡兰》、《新儿女英雄传》,由天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清苑大鼓:清苑大鼓历史渊远,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清苑大鼓直径6尺,4人8锤同敲,惊天地,泣鬼神,最能体现清苑人民豪放、热烈、刚直的性情。早年,清苑大鼓多活动在唐河两岸,民间传说是古代先民祭河神之乐器。后来,清苑大鼓敲到了新中国的成立,成了清苑人民欢庆解放、吉庆丰收的大鼓。清苑大鼓时常活跃在年、节、庙会、婚丧嫁娶等群众活动中。1957年9月底,清苑大鼓参加了国庆活动。1990年1月8日,清苑大鼓参加保定市组织的花会进城,观众达10万人。1990年9月18日,在保定体育馆参加了亚运圣火西南路火炬汇聚综交仪式文艺表演;1992年2月12日,参加保定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组织的大鼓比赛,获优秀表演奖。1992年9月16日,清苑大鼓18个车队,108名鼓镲手,参加河北省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体操表演,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民间吹歌:明清以来,甚为盛行,多由民间吹打班演奏,艺人称吹鼓手。主奏乐器有唢呐、管子、横笛、笙、云锣、鼓等,辅奏乐器有铙、钹、镲、铛等,气氛热烈雄壮、群众喜闻乐见。吹歌曲调来源于民歌、南北曲牌、地方戏曲曲牌和民间乐曲曲牌。常见的曲牌有\[小二番\]、\[大吹车\]、\[满庭芳\]、\[小放牛\]、\[茉莉花\]等。演奏时往往和戏曲清唱结合起来,每逢春节和民间办喜事,多请吹打班演奏明快的曲子和流行歌曲。民间丧事多请吹班演奏哀乐,唱坐台腔戏。“文化大革命”时期,吹打班停止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各吹打班逐渐恢复。演技较高、声乐齐全的吹打班主要有中冉屯、北大冉、许家洼,西南佐、北和庄、刘口、傅村、蔡庄、闸板口、赵庄、樊庄、东壁阳城等村庄。

舞狮子:舞狮子在清苑县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每道狮会,以一对狮子居多,也有两对狮子或带小狮子的。每只狮子都由2人合舞,前者双手握狮头道具,通过狮嘴观察外边,后者伏身,双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身披狮皮道具进行表演。小狮子由单人表演,狮皮与四肢连在一起。表演者双手戴狮爪形手套,头戴狮子帽,嘴咬狮头里的横棍进行表演。逗引狮子的叫“引狮郞”,武士装束,手拿绣球引狮起舞。主要动作有晃球、转球、抛球、抖球等。狮子的基本动作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弓腰、啃爪、掏耳朵、打舒张等。县内舞狮有文狮、武狮两种。文狮有良寨、北和庄、银定庄、庞庄等村庄。武狮有贾辛庄、南大冉等村庄,50年代初,良寨、庞庄、北和庄村的狮子表演队曾赴京献艺。

太平车:太平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亦称“老汉推车”、“送京娘”。太平车以竹片(或木条)扎成,当中留一大圆孔,小车四周用布围好,布围子两边画上车轮,车上边角各竖一木棍支撑布棚,布棚四周配以花边彩球。表演时推车老汉扮成老生模样,在后边推车,老妇扮成老旦模样在前边拉车,花枝招展的女郞在小车里假腿盘坐,真腿在下面走动,3人随锣鼓点边扭边唱,演唱腔调为丝弦或民间小调。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