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蠡县—乡土文化

更新时间:2012-09-12 15:05:00点击次数:16000次

戏曲

蠡县戏曲活动兴盛于清代,主要剧种有昆曲、京剧、河北梆子、老调、丝弦、哈哈腔、娃娃腔等。清末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全县有30%的村有业余剧团或小戏班。抗日战争期间,一度萧条。到1949年,全县业余剧团发展恢复到27个,1956年发展到87个,到20世纪60年代末,50%的村庄都建立了业余剧团,较有名的有郑村“蒋家”京剧剧团、八里庄丝弦剧团,陵阳老调剧团、东北寺老调剧团、城内歌剧团等,不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还为一些省、市培养输送了大批戏剧人才。如京剧女须生卢桂芬(郑村人),唱腔优美,20世纪30年代即录制了唱片。京剧花脸马保山(鲍墟村人),绰号“河间红”。天津市京剧团武生马少良(鲍墟村人)。河北省京剧团武生张占荣(仉村人)。老调须生张老淳(八里庄人),男旦王三(东北寺村),文丑张老桂(八里庄人),刀马旦毛素欣(刘铭庄人)等。河北省梆子剧院小生田春鸟(大杨庄人),受民歌演唱的启发,探索到“真假混合声”的演唱方法用于梆子唱腔,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20世纪60年代他同搭档裴艳玲、齐花坦、张淑敏等演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演《宝莲灯》拍成电影演遍全国。老调表演艺术家崔澄田(崔家庄人),主攻花脸,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保定老调剧团,1959年赴北京汇报演出。

曲艺

蠡县民间曲艺种类繁多。有快板书、挑滑稽落子、评书、讲故事、梅花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等十几种,尤以西河大鼓最为流行。

清乾隆年间,西河大鼓传入蠡县,后刘市村的王兴隆开始收徒传艺。清末蠡县的西河大鼓曲艺队初具规模,知名的有万安村的吴佃池,北南王村的李希元,贺家营村的何振山等。民国时期,西河大鼓队伍不断壮大,知名艺人有刘佃庄王艺来,南大留陈凤奇,大宋村任保中等7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新崛起一批西河大鼓艺人,有韩秋长、苏元来、王延顺、刘德欣、刘德之、李保光、王章等,他们广收弟子,多方传艺,并成立蠡县群艺联合会。到1964年,全县西河大鼓艺人有160余人,1980年,由刘德欣、刘德之等老艺人组成蠡县曲艺协会,会员130人,每逢年、节、庙会期间,协会选派人员巡回演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又涌现出一批曲艺新秀,主要有崔素霞、王小敏、王翠娟、王翠红等。王翠娟、王翠红15岁就登台演出,并多次获地级以上演出奖,他们继承了老一辈艺人的优良传统,使西河大鼓艺术发扬光大。至1995年,蠡县曲艺队伍达100多个,活动人数200多名。西河大鼓表演一般为二人,一人说唱,一人弹弦。在农闲和办丧事应人邀请演出,演唱内容多为才子佳人、豪侠英杰、历史人物、新人新事等。

花会

蠡县民间花会始于明末清初,以形式多样、人数众多为特点,主要有狮子舞、高跷、龙灯、旱船、幢幡、太平车、跑驴、竹马会、秧歌、二鬼摔跤、猪八戒背媳妇、武术等。民间花会一般在春节、正月十五期间演出最多,送子参军,婚丧嫁娶,开业庆典,大型会议等也应邀助兴。从1983年以来,县政府每年正月十二组织大型民间花会进城表演,参加表演的人数多达6000余人次。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中埝村娱乐会。

中埝村娱乐会

前身叫“摆着会”(即会员出会参加祭祀活动自带干粮,纯自娱自乐的意思)。主要花会节目有大鼓、中幡、狮子、旱船、竹马、高跷、杠枪等。会员遍布全村,当时有顺口溜:“东头的玩意儿西头的鼓,旱船中幡满街舞,狮子、杠枪庆祥瑞,出会的寸跷不胜数(寸跷为参加人数众多的地秧歌)。”可见参加活动人员之广泛。清光绪元年(1875),“大重庆戏班”班主老虎墩(名常老厢,是清朝末年饶阳县迁民庄有名的财主)资助道具和艺术指导而成立娱乐会。其中舞中幡可追溯到清末名震京华的天桥艺人王小辫,其祖籍是中埝村,中幡的舞技始终在本家传承,时表演上乘者有王老冲,其绝活有“灌顶”、“秦琼背剑”、“二郎担山”、“童子拜观”、“老虎挠尾”等。中幡条幅书:“中集祥云一方康泰,幡招瑞气四季平安”。此幡目前保留完整。

中埝村“娱乐会”自清末开始至1937年“七七事变”停止。这一时期主要是发展保留了传统的花会形式。抗战胜利后由会头杨老超进行了系统整理,置办了新道具,坚持活动到1958年停止。1980年,由蠡县文化馆赵志宏、任玉杰等人指导,乡文化站帮助具体挖掘、整理,中埝村王光亚、陈丙寅、齐同山等牵头组织,使娱乐会发展到鼎盛时期,涌现出一批新秀,以舞狮为例,董永川、陈俊琪、齐文波、桑建波等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广泛吸收新的艺术,舞狮中“探海”、“望月”等高难动作可与专业团体媲美。

民间音乐

蠡县的民间音乐明末清初即有记载,多以民间小调为主,寺院音乐为辅,至清中期,地方戏曲传入蠡县,音乐形式有了较大改进和突破,音乐曲牌与大鼓队、歌咏队、剧团、剧社、文艺宣传队结合起来,吹歌队与打击乐也融为一体,使民间小调和寺院音乐古为今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器乐。民间器乐种类多,分布广,演奏组织有音乐会、吹歌班、同乐会、大鼓队、军乐队等,演奏形式分为吹打乐、吹奏乐和打击乐。

吹打乐。主要有悟儿头村的音乐会,玉田村的同乐会。演奏器具有小鼓、小钹、梆子、铙、钹、手鼓、水镲、板鼓、木鱼、云锣等。

吹奏乐。主要有南莲子口、悟儿头、李岗、南许、桑园等村的音乐会。演奏器具主要有大唢呐、小唢呐、笙、大管、海笛、海锥、龙头胡、牛脚号、板胡、二胡、笛子等。

打击乐。主要有玉田村、赵河庄、洪善堡、五坊等村的同乐会,主要演奏器具有大鼓、二鼓、小鼓、大锣、小锣、铙、大镲、彩锣、小钹、单腔鼓、钹等。

演奏乐曲牌有\[抱妆台\]、\[海青歌\]、\[单飞调\]、\[忆相逢\]、\[串针\]、\[茉莉花\]、\[朝天子\]、\[小太平\]、\[金字经\]、\[扯不断\]等。

打击乐曲牌有\[大六套\]、\[洋套子\]、\[得儿了个当\]、\[打艺\]、\[猴爬竿\]、\[龙摆尾\]、\[狮子滚绣球\]、\[张公赶子\]、\[龙凤呈祥\]、\[大套子\]、\[逗鸡\]、\[摇镲钹\]、\[珍珠倒卷帘\]、\[十六摔\]、\[大花架\]、\[上天梯\]等。

悟儿头村吹歌

蠡县悟儿头吹歌班始传于清代本村广郁寺住持太然法师,源于佛教音乐。太然法师,法号进安,清同治元年(1862)出家广郁寺,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住持,擅长音乐、精通乐器,能演奏百余个曲牌。1912年寺院被毁,众僧遣散,太然法师云游四方,数年后年事已高,重归故寺,在残破的寺院中安身,做些佛事以谋生计。1928年,悟儿头村康景云、康永元、康树勋及南沙口村的赵跃林、赵凤鸣、赵建章拜于太然门下做了俗家弟子,学习音乐,太然以工尺谱传授技艺,授之以管、弦和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经过吹歌班几代传人,不断发展壮大。吹歌班使用的乐器有:大管、小管、笙、海笛、二胡、四弦琴、喇嘛等,打击乐有鼓、钹、锣、镲等,演奏的曲牌有\[挂金锁\]、\[浪淘沙\]、\[五方佛\]、\[抱妆台\]、\[一枝花\]、\[寒冬衫\]、\[豆叶黄\]、\[杜桥赞\]、\[小二番\]、\[扯不断\]等百余首。悟儿头吹歌第三代传人康法僧、康五强等将吹歌技艺进一步光大传扬,韵律独具一格,在衡水、河间、高阳一带有很大名气。1990年3月,代表蠡县参加保定地区民族乐器表演获奖。4月代表保定地区在唐山市为省领导演出,5月参加省吹歌比赛获三等奖,康法僧、康五强被吸收为河北省吹歌曲协会会员。

武术

蠡县人民自古有尚武之风,清初思想家、教育家李塨在晚年讲学时就十分重视体育运动,提出“一人动则一人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的理论,激励着家乡人崇尚武术、健体强身,从清初到清中叶全县出武进士9人,武举人153名,武林高手层出不穷,这些武林人物有的以武会友,有的设立镖局等,如刘老观(刘观澜)开设的福源镖局等。清代蠡县镖师不下几十人,其中号称“赛毛遂”的魏昌义及“神弹子”高擎天曾为慈禧太后保镖。清末民初,武术活动遍及全县各村,涌现出刘观澜、齐四喜、董守义、温敬铭、刘景山、常双年、刘学会等武术名家。为了生计,习武者大多外出谋生,大百尺村王云鹏(又名王尤)在上海谋生期间,观看上海精武会练武,他即兴表演,获观众喝彩,被邀加入精武会。冯玉祥将军在南京举行全国武术第一次国考,王云鹏参赛,获刻有“中央武术第一次国考优胜纪念——冯玉祥敬赠”字样的宝剑一口,此剑现仍保存在县体委。

新中国成立后,流传于蠡县的武术主要有八卦拳、鹰爪拳、少林翻子、戳脚、太极等几个门派,以赵段庄、齐庄、刘铭庄、大百尺、张村、刘村、南刘市等村习武者较多。1974年,保定地区第一届武术比赛在蠡县举行,蠡县刘学会、常双年、崔林生等5人参加了比赛。蠡县武术队多次代表保定参加省级武术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一些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