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地理 > 正文

安新县地理

更新时间:2011-12-30 15:36:00点击次数:259934次

地形地貌  地处河北省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形自然坡度1/7000,海拔西半部旱区为7~9米,最高为10米;东半部水区淀底高程为5.5~6.5米。县境内西、南、北为冲积洼地平原,东部为白洋淀。白洋淀河淀相连,沟壕交错,水村园田星罗棋布,沿边筑堤(主要堤防170公里)围埝。堤内洼地连片,堤外淀水荡漾,形成了半水半旱的独特地理特征。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85%以上的面积(312平方公里)位于安新县,占全县总面积的42%。白洋淀是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游的缓洪滞洪区,承担着潴龙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瀑河、府河、萍河、漕河、白沟引河9条河流的洪水调蓄。下游由枣林庄闸和赵北口溢流堰控制泄洪。白洋淀汛期水位8.3米(大沽高程,下同),警戒水位9.0米,保证水位10.5米(此时最大蓄水量达10.38亿立方米)。白洋淀是由大小143个淀泊,3700多条沟壕连接而成,万亩以上的淀泊7个,千亩至万亩内的24个。其中白洋淀面积最大(1.99万亩)。2002年,白洋淀被列为河北省湿地自然保护区。

气候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季较短,夏冬季较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2.2℃,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26.7℃(1966年2月22日);7月平均气温26.6℃,极端最高气温41.0℃(2000年7月1日)。最低月平均气温-8.6℃(2000年1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8℃(1997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30.8℃,最大日较差(1966年2月22日)。生长期年平均264天,无霜期年平均186天,最长达210天,最短17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78.3小时,年总辐射128,821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193天(一般为11月1日~次年4月13日)。年平均降水量497.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86天,最多达132天(1990年),最少为77天(2007年)。极端年最大降水量941.7毫米(1988年),极端年最少降水量263.2毫米(1962年)。降雨集中在6~8月,7月最多。雨热同季,多轻雾,湿度大。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冷冻、干旱、风雹、沥涝等。

水文  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游。地处滹沱河和永定河冲洪积扇相夹持的低洼地区。主要入淀河流有潴龙河、孝义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唐河、白沟引河等8条,总流域面积3.12万平方公里;白洋淀内由143个淀泊和3700多条壕沟组成,其中千亩以上淀泊31个,千亩以下百亩以上的淀泊68个。当白洋淀水位10.5米(大沽高程)时,蓄水10.38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入淀河流为潴龙河,经安平、博野、蠡县、高阳入淀。潴龙河上游位于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7.9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33.3亿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5380立方米每秒,洪峰总量21.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133平方公里。潴龙河河段主要有沙河、磁河、孟良河等。

自然资源  白洋淀有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蓄水量39.9亿立方米。白洋淀水域辽阔,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淀内有芦苇12万亩,年产量7500万公斤,是安新县的重要特产,经济价值高,可编织苇席,加工苇箔,造纸,制作工艺品,故芦苇有“铁杆庄稼”、“寸苇寸金”之称,是淀区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2001年,安新县被河北省评为“芦苇之乡”。淀内有近10万亩荷花,鱼、虾、蟹、贝、莲、藕、芡等水生动植物品种繁多,仅鱼类就有17科54种,以鲤科鱼类最多,经济鱼类约占64%,主要品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鲂鱼、鲶鱼、乌鳢等,并盛产元鱼、青虾、河蟹等名优水产品,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

安新县地处太行山与渤海相连接的凹陷地带,是冀中平原潜山油藏形成的主要地域,白洋淀边白庄潜山油田和刘李庄油田并称雁翎油田。安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储藏面积350多平方公里,储量150多亿吨,埋藏浅、水温高、水质好、自喷力强,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和科学实用价值,适合发展生态养殖、保健旅游等项目,开发前景广阔。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