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社会 > 正文

涞水县—地名命名特征

更新时间:2012-09-10 17:49:00点击次数:240223次

据对全县284个村考证统计,建于汉代以前的68个,隋、唐时期的8个,宋代的8个。辽、金时期的45个,元代的10个,明代的82个,清代的49个,民国时期的13个,新中国成立后的1个,建于元代以前、600年以上的古村有139个,占49﹪。通过村名调查,其命名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以地势方位、地貌命名

有164个。如盘坡,该村处于一个山坳处,出入需盘山坡而行,故名盘坡;峨峪,该地山势巍峨,沟长谷深,故取名峨峪;大赤土,该村地处平原,周围皆系红土高岗,因此得名赤土村;丁家洼村,建于辽金,原名凹立村,明洪武十六年(1383),该村丁庆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回村重修白莲寺时,改名丁家洼;西洛平、北洛平、东洛平、南洛平,金代以前,原为一村,分四道街,统称“乐平”,明万历年间称“乐平社”,后即以四条街所处相对位置,分东、西、南、北四个乐平,成为独立村。因“乐”与“洛”同音,新中国成立后演化为洛平。

以姓氏命名

有61个,如冀家沟、李皇甫、安家洼、祖各庄等,都是以姓氏命名的村庄。

以移民立庄命名

有28个,如汤家庄、苟各庄、邢各庄等,都是明永乐年间卫所屯田时新建的村庄。

以古城古迹命名

有8个,如板城、山后板城;南、北白堡,原为一村,建于辽金,当时该地是战场,建立多处白色战堡,后演变成村,村以地物白堡命名;清泉寺村,原有一寺名清禅寺,即以寺名村。清乾隆年间改名清泉寺,现清泉尚在,千年白果树枝繁叶茂;行宫,清乾隆年间为皇帝去易州泰陵祭祀,在此建行宫一处,并有马步兵守护,清末民初,由于军阀混战,守护人员就地定居,逐渐形成村落,仍以行宫为村名;樊家台,相传战国时期,秦国大将樊於期归燕后,在此练兵筑点将台一座,后形成村落,即以樊家台为村名,以示纪念;西营房,原为士庄村旧址,清雍正八年(1730)建怡贤亲王园寝,在此设东西二营地护陵,该营房为满族人所居住,清灭后,旗民即成村民,村名仍沿用营房。

以数字命名

有11个,如十里铺,原名隗家庄,因战国时燕国大夫郭隗墓建于此而得名。清雍正时在此设递铺,因在县城东十里,改名十里铺;三义村,该村原为三个自然村(狐狸峪、百家槐、南山坡),1942年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定名三义村;三合庄,清乾隆年间,杨、成、邱三姓从东营房、安阳迁来,分别住在锅伙(搭伙种地的庄子)和马林寺,开垦怡贤亲王墓桩界外的坡地为生,1941年建政时,将各居民点合为一村,取团结之意,名三合庄。

以衙署职官命名

有2个,都衙村,该村地处山谷关口要地,明初曾在此设武都衙门,并设南北两个囚狱,有武官驻守,后废,发展成村,村名仍用都衙二字;司徒村,相传东汉时,某司徒曾在此居住,故名司徒村,沿用至今。

其他10个

一般由自然村发展而成。如义安镇栗村,原由栗村、辛街、南庄子组成,新中国成立后,辛街、南庄子成为独立的行政村;同心街村原为北关村的附属庄,1953年因隔拒马河管理不便,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