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保定年鉴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年鉴 > 2014卷保定年鉴 > 正文

综合管理

更新时间:2015-04-23 14:55:00点击次数:239364次

宏观经济管理

【保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保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方针政策,组织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内设31个职能处(室):办公室、人事培训处、政策研究处、发展规划处、国民经济综合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固定资产投资处、地区经济处、财政金融处、经贸和服务业处、高技术产业处、产业发展处、外资利用和经济协作处、农村经济处、交通运输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社会发展处、经济运行调节处、行政审批服务处、重点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一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二处、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能源处、电力发展处、新能源装备及综合利用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老干部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央企服务处。所属5个事业单位:保定市交通能源办公室、保定市建设投资公司、保定市节能监察中心、保定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保定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党组书记、主  任   岳文民(11月离任)

                   张丽娟(女,11月任)

党组副书记、调研员 杨国庆(6月离任)

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张林峰(11月任党组副书记)

副主任             闫海清

                   李建领(市重点办主任)

                   杨  军  尹绪龙

                   孙增儒(市物价局局长)

                   马福生

                   樊运会(援疆)

                   彭延昭(援疆)

纪检组长           孙振军

重点办副主任       王永平

                   邸旭伟(女)

【概况】2013年,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目标任务,按照“保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总体工作思路,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着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为民务实在一线”活动,并在委内自行组织开展“一个跟紧、两个贴近”和“讲树”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两个环境”建设得到有效改善,“三总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经贸服务业、支援油田建设、春运等方面的工作受到省发改委表彰;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部门决算编报、纪检监察、灾后重建以及信息、妇女和工会等工作受到市级表彰。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50.6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5.5亿元,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06.5亿元,增长13.8%;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2亿美元,增长36.7%;利用省外资金完成626.8亿元,增长27.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4.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7亿元,分别增长13.1%和13.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181元,增长11.2%,城镇新增就业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建保障性住房3.4万套;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8675元,增长13.2%;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25%;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60.5万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23%,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23%,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和细微颗粒物浓度降低率均达到省下达任务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5.6%,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94人以内。

【监测运行、加强调控,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主动当参谋、跑项目、强调节,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月分析、月会商、季报告制度,组织召开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汇报经济形势,提出对策建议。全年,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起草上报了几十个政策性文件,被市委、市政府印发或转发实施。1.提出了事关全市发展的工作思路、措施。代政府起草了《关于抓好当前经济工作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的通知》,印发了《2013年发展改革工作要点》,提出了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省政策导向,积极组织对口拜访国家发改委活动,并及时将有关政策信息情况向市委、政府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增长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具体措施及发展建议。2.不断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工作。逐月撰写分析报告,组织召开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汇报经济形势,提出对策建议。坚持季度重点监测、月度常规监测,强化预警、调度。编制月度《保定经济社会发展手册》,受到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好评。3.突出重点,夯实要素供应保障基础。进一步完善了市级煤电油气运要素分析预警保障机制,对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煤电油气运的动态情况存在问题和举措进行跟踪服务。同时,坚持月分析、季调度、年通报,掌握了全市67家利税过亿元企业生产要素动态调节情况。认真组织季度煤电油气运要素运行调度分析会,并撰写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和保障供应及时提供依据、服务。

【抢抓机遇、狠抓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重要抓手,加大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精心谋划争取,破解瓶颈制约,强化责任落实,努力增强发展支撑。1.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出台了《2013年重大项目分包责任制实施方案》《保定市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价实施方案》《保定市2013年市以上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办法》《关于加强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强化了重点项目建设的制度保障。围绕项目建设这个核心,大力实施项目优选工程。全市共安排152项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406.4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95.07亿元,计划开工项目97项,截至年底,已开工项目77项,开工率79.38%;完成投资684.43亿元,完成年投资预期的138.25%。总投资62.8亿元的中国北方商品电子交易博览中心、总投资161亿元的长城汽车扩能及零部件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51亿元的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蠡县鑫泽年产2万吨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保津城际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拓宽改造、京昆高速公路北延、张涿高速公路、荣乌高速公路等交通项目进展顺利。2.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力度。积极组织有关部门谋划、筛选2013年度政府投资项目,编制项目计划。在社会事业、农村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及服务业、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等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方面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全市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3352.1万元。其中社会事业类32520万元;农村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类48073.1万元;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类9174万元;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类6590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类16995万元。中央投资项目的建设,对全市民生项目、基础设施以及环保节能等项目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作用。3.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强投资指标监控与调度,进行月度、季度投资形势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全年投资指标的完成。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工作,明确项目投资来源渠道,严格控制投资概算,节省财政资金,落实项目前期建设条件,为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利保障。

【依托园区、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在发展中促调整,在调整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提高,增强综合竞争力。重点对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装备、纺织、食品、建材、航空航天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七大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围绕产业发展成长性分析、发展条件和前景以及发展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该产业研究得到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汽车及零部件等12个产业实施方案。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制定5+2产业路线图的要求,在调研和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了加快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输变电、纺织服装、食品、建材、航空航天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七个产业路线图,在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讨论通过,并以市委保发\[2013\]9号文下发了《关于印发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等七个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执行。本市七个产业路线图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8月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周本顺对本市几套班子领导抓七个产业路线图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其经验值得借鉴。随后,市发改委组织起草了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产业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发布实施。2.加强对各类产业园区的指导和培育,谋划启动一批产业园区,推动全市产业园区上档升级。2013年,为拓宽园区发展领域,发挥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重点推动了全市化工产业园区、保定绿色建筑产业园区、首都第二机场周边产业园区、河大科技产业园区、博野小店产业园区、顺平、唐县、易县、涞水、涿州等县10个产业园区谋划和扩区工作,重点对园区的布局、产业定位、配套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对产业园区上档升级起到了指导作用。

【节能降耗、优化环境,建设低碳保定】科学统筹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把“保完成、促转型”作为全年乃至“十二五”初期节能工作的总要求,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全力推动本市节能减排及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深入开展。1.继续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加大对节能项目扶持力度。年初对全市节能目标进行了预分解,5月份又按照省最终核定下达本市的节能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到了各县(市、区)和重点用能企业。加强对国家、省支持的重点节能项目监管,定期调度,指导项目单位规范建设程序、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保障了重点节能项目按计划实施。2013年,着重抓市级重点节能项目,在政策保障、要素供应、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促其早开工、早建设、早发挥节能效果。截至年底,河北三利毛纺余热利用节能改造等9个节能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竣工后可形成年节能能力7.92万吨标煤。截至年底,共16个项目争取到国家、省资源节约和“两厂(场)”建设资金6779万元。2.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按照《保定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和《保定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积极谋划《保北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构想》: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给国家提供示范,选择保定北部区域,发挥该区域的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建设保北低碳示范区,通过“一核两组团”的建设模式,实现全市低碳崛起的目标。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工作:重点开展以气代煤工作,继续推进中海油煤制天然气管道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徐水大王店200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中心及配套管网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示范区建设:利用西部太行山脉“浅山、低丘、缓坡”的地势特点,积极建设光伏地面电站项目。2013年,新增光伏并网发电项目2个,装机容量49.5兆瓦,总装机容量达到70.5兆瓦。大力开展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工作:结合“气化保定”和“万城千辆”试点工程,积极调整交通能源结构,建立绿色、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1100余辆液化天然气新能源公交车和长途客车投入运营,配套建设7座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保障功能。进一步扩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实施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2013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99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率达46%。不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众低碳意识:3月23日,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连续第五次参加“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现公众携手,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6月16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集中宣传活动,提高市民低碳生活意识,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推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切实做好市发改委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成立了市发改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煤炭质量监管、清洁能源推广等重大问题。结合自身职能对承担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认真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处室,做到任务早分解、工作早部署、措施早实施。

【主动对接、深化合作,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领域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着重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文化科技财税金融及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协调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等工作。稳步推进价格改革,审慎推进供水、天然气等价格改革工作。2.主动对接京津,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随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京津特别是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趋势日益明显。市发改委进一步加强规划研究,明确保定功能定位,积极构建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相继完成了《关于参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及承接京津功能转移的初步设想》《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承载能力研究报告》《白洋淀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北部低碳新城规划》等研究工作,谋划整合了34个园区平台,形成了《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平台规划》。通过规划研究确认,本市有条件、也有能力成为首都经济圈核心区和承载首都支撑和辅助功能的重要支撑城市,承担首都部分行政管理以及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疏解,承接首都总部经济、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功能转移。3.积极拓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利用境内外资金的质量和水平。举办“低碳之城、善美保定”大型系列招商活动,共签约内资项目55项,总投资1137亿元,拟引进资金1065亿元;外资项目2项,总投资3703万美元,协议外资3352万美元。全年引进省外资金626.8亿元,同比增长27.1%,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完成省政府下达本市年度任务目标的101.6%。4.深化合作,央企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落实省、市部署,积极主动,扎实工作,加强调度,积极协调解决央企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主动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省、市领导肯定。2013年,省跟踪本市央企合作项目共计三批33项(不含定州央企项目),总投资710.96亿元,其中第一批17项,总投资323.96亿元;第二批2项,总投资118亿元;第三批14项,总投资269亿元。项目涉及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定兴县、阜平县、涞水县、涞源县、满城县、清苑县、曲阳县、顺平县、徐水县、易县、高新区、新市区等15个县(市、区)和市发改委、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等2个市直部门。截至2013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22.99亿元。其中竣工项目3项,开工项目19项,前期项目11项,竣工开工率为66.7%。中国医药集团安国大型中药饮片及物流中心等3个项目已竣工,中航惠阳科技工业园(中电投新能源、保定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等18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涉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航天航空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合作项目的建设。

【紧跟政策、加大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重基础、增投入、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加强和指导项目谋划储备,筹措资金,争取国家支持,推进改善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项目跑办和落实,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投资支持,促进全市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按照国家和省部署,加强改善民生领域项目专项规划编制和项目储备,及时掌握投资动向,主动出击,有效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全年共有232个项目争取到中央资金3.88亿元。2.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年底,已争取到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病险加固、水土保持、河道治理、生猪标准化养殖、肉羊标准化养殖、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农村沼气、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木种苗工程等16大类项目资金72348.92万元,落实省以上资金5705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8073.1万元,省投资8978.1万元)。3.做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全市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2013年共申请到中央预算内投资3150万元,分别为:满城县大册营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污泥处置项目680万元、阜平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一期工程)项目780万元、蠡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1020万元、安国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再生水利用工程670万元。

【重点先行、合力攻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动节能降耗,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使用效率,在路网建设、能源重大项目布局、扩大火电装机容量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1.建设适度超前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加大跑办盯办力度,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前期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京石客运专线已于2012年12月正式开通运营。经过跑办,京港澳高速公路保定至白洋淀连接线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已开工建设;张石高速公路107国道至瀑河连接线、张石高速公路新增顺平至保定连接线、保阜高速公路东下关互通至吴王口连接线三个项目获省批复。围绕北京新机场建设及新机场带来的影响,积极和省发改委沟通协调,省发改委在编制北京新机场河北区域外围综合交通规划中,按照为我所用、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既有交通设施基础上共规划了16条线路,其中涉及到本市的综合交通项目共有8条,占二分之一。2.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项目建设。推进中海油煤制天然气管道项目前期工作,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加强沟通、衔接,为项目提供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霸州至保定天然气管线功能,推进管道沿线各支线建设,霸保管线沿途白沟、容城、安新、雄县输气支线已经具备通气条件;加快高阳-保定-徐水天然气输气管道及支线建设,确保尽快建成,发挥供能保障作用;积极推进徐水大王店200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中心和日产1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加工厂以及配套管线项目,力争尽快开工建设,提早发挥能源保障功能。积极争取多方气源,谋求能源保障。力促大港油田滨海新能油气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调峰储备中心项目落户望都,充分利用天津气源为本市天然气应急需求做好保障;谋划与中国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引入投资,寻求气源,力争用北京资源反哺本市市场,以解决本市冬季用气紧张形势。3.以保障电力供应为基础,加强重大电力项目建设。针对本市农村电网的实际情况,本着既要兼顾平衡,又要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推进电网建设,电网保障能力日益提高。市发改委会同市供电公司对全市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进行了筛选,上报投资计划2.38亿元,其中35kV变电站及线路项目投资0.53亿元,10kV变电站及线路项目投资1.85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760万元。以提高电力保障能力为中心,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国电西北郊热电项目不断推进:加大跑办力度,积极协调项目环评审批涉及的一亩泉水源保护区重新划定及项目接入系统、土地预审、铁路等核准前的各类相关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京能涿州热电项目取得突破进展:项目“上大压小”方案和各项建设条件落实,经国家能源局的严格审核,正式批准京能涿州热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国家核准程序。阜平电厂项目加快谋划:多次进行现场踏勘选址,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阜平火电项目初可研究,各项前期相关工作正着手展开。

【抓住关键、创新驱动,重点支柱企业形成新引擎】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速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28亿元,同比增长14.8%。1.加速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坚持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增强企业主导产业技术进步的能力。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积极申请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建设平台,筛选条件好的省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共建创新平台。2013年,本市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英利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已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示完毕,拟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有6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发改委已考察完毕,文件待下发中。保定汇智达汽车热交换系统、光为绿色新能源分布式、保定尤耐特柔性交流输电关键设备被认定为省级工程实验室,文件已下发。2.强力推进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政府资金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进完善研发设施,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逐渐形成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2013年,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72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脱颖而出,总得分均在90以上,评为优秀。3.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大学校独立或联合建设大学科技园,以高新区为主体,提升完善大学科技园软硬件服务水平,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将大学科技园建成产学研合作的新亮点和创新资源储备的核心;加大对创业中心孵化器投入,增加孵化基金规模,加速应用产品研发与推广。

                                       (刘晓宇)

 

统计管理

【保定市统计局】保定市统计局是主管全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业务上受河北省统计局和市政府双重领导。保定市统计局主要职责是:1.拟定保定市统计工作规章;制定统计改革、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和统计调查计划;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市内各县(市、区)、各部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实施情况。2.贯彻执行国家、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和基本统计制度;管理全市各项核算制度;制定地方统计调查标准和统计调查制度;组织管理、审批各县(市、区)、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包括社会和涉外)、调查计划、调查方案;组织全市统计登记工作。3.组织完成国家、省部署和普查任务;研究提出重大市情市力普查和抽样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各县(市、区)、各部门社会经济调查,汇总、整理全市基本统计资料;对国民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4.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情况统计信息。5.管理全市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管理全市统计数据库网络。6.组织管理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协助组织管理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7.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市统计局设13个职能处室。

局  长、党组书记  梁瑞萍(女)

国家统计局保定调查队队长、党组副书记  李凤江

副局长            蔡毅儒  朱德连

                  田  毅

纪检组长          刘永志

党组成员、普查中心主任    康云山

【概况】2013年,全市统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全省统计工作整体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统计改革和建设取得新成绩。2013年,本市在全省工作位于前列,投入产出调查工作省级数据质量管理获优秀奖,被评为业务工作规范化综合评定获优胜单位,5项工作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市局还连续三年被评为保定市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统计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市、县统计部门,以建设高水平“服务型”统计为目标,高点站位、把握重点,全力服务科学发展,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加强分析研判。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前,市、县统计部门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准确提供统计信息和决策建议。按照《2013年统计分析研究重点课题及实施方案》的要求,围绕全市主体战略实施和工业、投资、城镇化、扶贫攻坚、新增企业入统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调研,为各级领导了解、掌握重点工作进展、更好的指导经济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市局先后6次深入县(市、区)的200余家企业和单位,开展专题调研,上报各种调研报告、专报、快报199期,统计信息400余条,其中117篇次得到市领导批示,统计服务工作多次得到领导肯定。2.做好重点服务。围绕市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要求,开展了小康社会进程和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统计监测工作,按照不同时间节点要求,开展了相关指标测算工作,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保定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监测分析报告》《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我市的差距有多大》专题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批示。3.加强监测指导。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搜集、整理了全省135个县(市)近三年来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总量、增速及位次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加强了对县(市、区)经济工作的监测和指导,定期通报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在服务党政领导同时,积极服务社会公众,开通了统计外网网站,通过媒体、网络、咨询三大平台,广辟数据发布载体,加强数据解读,全方位服务社会公众。

 

【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推进】按照“规范流程、搞准数据、提升水平、实现目标”的要求,市、县科学谋划、周密组织、突出特色、确保实效,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有序推进。1.强化行政推动。连续两年将普查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依照部门职能,将普查的宣传、经费保障、工作督查推动等落实到了相关部门,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方案,由市政府督查室负责督办,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2.抓实关键环节。在普查宣传方面,以把握时间节点,适时加强宣传作为着力点,重点抓好核查前、核查中、登记前三个节点,通过新闻媒体、手机公益短信、出租车、公交车、商场、小区电子显示屏和市区主要路口大型宣传屏等,广泛开展宣传,全力营造氛围。在普查员选调方面,以选调适应PDA操作需要的普查员为着力点,通过选调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公益岗位人员,招募志愿者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形式,选调了大批高素质的、适应PDA操作的普查员参加普查工作,确保了普查登记顺利开展。在普查员培训方面,以提高培训质量作为着力点,市、县分级开展了培训工作。根据PDA操作难以掌握的特点,提前对县、乡1100多名使用PDA普查员开展了预培训,提高了正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根据60%以上的基层普查员,既从事普查业务,又负责PDA操作,工作交叉的特点,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实行业务培训和PDA培训交叉进行,提高培训效率,减轻基层普查员负担。3.严把工作质量。以核查、调研、登记三个关键环节为着力点,确保工作质量。在单位核查中,以查清、查实单位个数为重点,为正式登记奠定基础。在正式登记前,以底码清楚、保证登记质量为重点,市、县根据行业特点,结合2013年企业经营情况,开展了分析调研活动,为确保登记质量奠定基础。在登记工作中,以提高效率、保证数据质量为重点,合理安排登记对象,确保工作进度,认真抓好非正常营业单位的登记工作,并坚持边登记、边审核、边上报,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重点业务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确保工作实效”的要求,加强了对各项重点工作的组织推动。1.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对照市委《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按照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了系统测算和分析,同时,开展了县级小康指标培训和数据试填测算工作,对部分重点县加强了指导。2.城乡住户一体化改革工作。列入201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工作落实方案,市政府办公厅先后两次下发《通知》,加强工作推动。市局积极与调查队沟通协调,在调查组织管理、数据报送等方面理顺了关系,对承担地方调查任务的17个县(市)加强了管理。特别加强了对4个市辖区工作的组织领导,理顺了管理渠道。3.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市“两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大力度推动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文化产业清查和增加值测算工作,为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制定工作规划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依据。4.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扎实开展了全市9个非产粮大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为获得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了依据。同时,还组织完成了投入产出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企业景气度调查等相关工作,扩大了统计工作的影响力。

【统计基础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按照《保定市统计“双基”工作示范点建设规划》,加强了对列入重点培养的省“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和市“重点帮扶县”的工作指导,北市区、雄县、安国顺利通过了省局验收,全市“规范化建设达标县”达到15个。博野、曲阳,涞源、阜平4个市级重点帮扶县,统计工作水平、能力建设及规范化建设得到提高,为争取早日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奠定了基础。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延伸。北市区、清苑、高碑店、安新4个县(市、区)的系统管理改革通过了省局认定,到年底,全市有22个(市、区)完成了改革任务,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先期完成改革任务的县(市、区),继续巩固、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层延伸,不断加强对乡镇统计机构、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涿州市、清苑县、新市区、雄县等继续加大考核奖惩,加强基层队伍管理。安国市着力加强班子建设,充实领导力量。容城、涞水、满城、望都、高阳加大村级统计室建设力度,扩大推广范围和资金支持,并开始探索向入统企业、社区延伸。

市局下大力沟通协调,彻底解决了自地、市合并以来,近20年长期两地办公问题,全局办公环境得到改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投入近20万元,完成了网络设备升级改造,保障了乡级联网工作的需要和系统内网抗风险能力、网络运行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齐  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市政府管理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人事处、政策研究处、规划统计处、基金和财务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就业促进处、人力资源市场处(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军官转业安置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保定市外国专家局)、职称管理处(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农民工工作处、劳动关系处、工资福利处、养老保险处、失业保险处、医疗保险处、工伤保险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农村社会保险处、调解仲裁管理处(保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劳动监察处、行政审批服务处等23个内设机构。

党组书记、局  长  张  莹

副局长            王德全  陈克祥

                  李振杰

                  刘晓莲(女)

                  孙福君  石俊奇

                  张普霖  陶连海

                  付爱国

纪检组长          耿国岚

【概况】2013年紧紧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坚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以落实“三项行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以争创“三个一流”为工作目标,实施“无边界服务”理念,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实现新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35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2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7%,各项指标均大幅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开展创业培训2383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735万元,有1713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小额担保贷款这项优惠政策,提供就业岗位6390个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社保制度逐步健全,顺利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23.3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月人均增长197.11元,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达1673.30元;经市政府批准,对市本级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住院床位费标准等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均达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市本级最高支付限额成人为13万元,学生、儿童为15万元。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最高由上年的70%提高到了本年的80%。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已由上年的最高6万元提高到了本年的7万元,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已由上年的最高24万元提高到了本年的33万元。进一步推开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工作,完成了417万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代表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保定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深化全面合作协议》;2013年走进北大、清华举办招聘会顺利举行,共有700余名大学生与保定企事业单位初步达成聘用协议。积极开展了人才测评服务。为100余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近300人进行“人才评估”,促进双向选择,职位对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力做好2013年优秀专家出国培训人选、省人才培养工程资助经费人选的选拔、推荐工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发展动力。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顺利完成2013年公务员四级联考,参加考生29551人,录用706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不断完善。草拟《保定市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确定选聘工作人员的原则、方法、程序、要求等,促进了公开招聘制度的进一步健全;积极开展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职业道德和西柏坡精神师资骨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共164人参加了培训;顺利完成全市2013年度军转安置工作。

【积极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通过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春暖行动”、建筑行业劳动用工专项检查、规范劳务派遣专项行动等活动,多方面、有针对地对劳动者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全市共主动监察7693户,年度审查2875户;投诉举报立案1744件,结案率为94%;取缔非法职介机构42户;清退童工3人;为2.32万名劳动者追讨各类欠薪13592万元。

                                     (李军波)

 

国土资源管理

【保定市国土资源局】保定市国土资源局(挂保定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牌子,9月更名为保定市地理信息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及测绘行政管理工作的责任。内设14个职能处室: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规划处、财务处、耕地保护处、地籍处、土地利用处、测绘管理处(9月更名为地理信息管理处)、国土测绘处(9月增设)、地质勘查处、矿产开发管理处、地质环境和科技处(地热处)、执法监察处,以及机关党委、工会、妇委会、监察室。局属7个事业单位:保定市土地储备中心、保定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保定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保定市土地产权管理办公室(11月更名为保定市征地管理办公室,不再保留保定市土地产权管理办公室牌子)、保定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保定市国土规划测量所(保定市地理国情监测中心)、保定市地产评估中心(保定市矿业权交易中心,11月更名为保定市国土资源利用事务中心,不再保留保定市矿业权交易中心牌子)。

局  长、党委书记   田庆柱(4月离任)

                   刘  杰(4月任)

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刘  杰(4月离任)

副局长、党委委员   蔡建会(11月离任)

                   李志祥(11月任)

                   陈绍辉  夏静海

                   赵志刚

党委专职副书记     相胜革

副局长、党委委员   李庚存(4月任)

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齐树柱(4月任)

【概况】2013年,保定市国土资源局以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为切入点,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运转有序,为推动保定跨越式发展、打造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国土资源部评为“2013年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推进依法行政中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市委评为“2013年度优秀县级领导班子”,被河北省地理信息局评为“2013年度全省地理信息工作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提高土地资源保障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用地计划指标30556亩,实现历史新突破,为长城汽车、巨力、新发地、京昆高速公路北延、安居保障房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争取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为全市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内涵挖潜,盘活存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展砖瓦窑复垦,盘活城市建设用地指标985.5亩;深入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工作,高质量完成2012年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名列全省第二,省厅奖励保定市1000亩用地指标。大力清理闲置土地,对全市2008年以来已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清查,并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拿出整改意见,依法依规处置。

 

【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谋划园区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组织专门队伍,抽调精干力量,利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经过图上筛选和实地调查,按照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的原则,谋划涿州、高碑店等12个县(市、区)的17个园区,总面积共计50548公顷(758222亩),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保障发展用地,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耕地目标保护责任制,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市国土资源局与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分别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完成全市耕地保有量任务。加大补充耕地工作力度,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对补充耕地项目严格立项、严格实施、严格验收,切实提高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建立了全市补充耕地储备库,加强补充耕地指标储备与使用管理;全年完成土地整治项目立项33个,可新增耕地22621亩,截至年底,完成验收土地整治项目34个,净增耕地面积25760亩。同时,积极争取清苑、曲阳、顺平等6县(市)列为全省土地整治示范县,共涉及17个项目,总规模690818亩,新增耕地38004亩,总投资13.95亿元。

 

【培育资源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市本级完成土地出让42宗,面积1416.93亩,成交价款288721.38万元,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全年共出让7宗采矿权,出让价款总计524万元。积极推进找矿突破工作,成立保定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争取国家地勘资金9219.71万元。

 

【强化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创新矿产资源利用方法】稳妥推进第二期矿产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减少采矿权29个,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与山区9县国土资源局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制定《矿山粉尘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治理矿山粉尘污染,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强力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做好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地热资源管理和利用,完成《保定市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召开地热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市长马誉峰出席并讲话。深入推进“中国温泉之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地热资源利用率,减少燃煤锅炉污染排放,促进本市低碳城市建设。

 

【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局领导包县责任制。代市政府起草并印发了《保定市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与山区9县国土局签订《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并下发《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责任分工,更新完善设施,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完成了全市地质灾害应急知识培训及应急避险演练,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抢险救灾能力。加强易发区内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全年完成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20份。2013年汛期全市没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地质灾害。

 

【开展执法监察,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举措,积极整改,2012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通过省级审核验收,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全年受理“12336”线索1100余件,先后对81宗违法案件进行了核查督办。处理群众来访1300余件次,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全力解决矛盾纠纷,完成了全国“两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各项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有效维护了全市信访稳定。

 

【完成其他基础性工作】以服务保障、监督管理为重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务工作目标任务。强化市县两级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建设,9月2日,保定市测绘管理办公室更名为保定市地理信息局,12月2日,正式挂牌,12个县(市)也完成了机构更名,配备了专职测绘管理人员,强化了组织领导。积极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数字保定”“数字易县”“数字涿州”建设项目已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启动,“数字高碑店”已经省地理信息局批准立项。做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以“6·25”全国土地日和“12·4”法治宣传日宣传活动为契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1万余册。全面完成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积极稳妥推进“三权发证”工作。制发了《进一步支持帮扶村扶贫开发工作方案》,以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帮助扶贫村谋划项目,特别是积极协调国土部、省厅专门为阜平县出台七项特殊政策,全力以赴保障扶贫项目用地需求。

                               (冯冠军  孙  阳)

 

物价管理

【保定市物价局】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行政机构,负责对全市价格(收费)进行调控、监管和服务。内设办公室(人事处)、价格政策协调处、商品价格管理处、价格信息监测处(价格信息服务中心)、国家机关及行政事业收费管理处、公用事业价格及经营收费管理处(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工作小组办公室)、价格举报中心。下辖两个行政单位(价格监督检查局、价格成本监审局)和2个事业单位(保定市价格认证中心、保定市收费许可证审验服务中心)。

局  长  孙增儒

副局长  王占河  左建立

        崔志红(女)

【概况】2013年,全市的价格工作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为中心任务,全面履行调控监管职能,稳妥推进价格改革,不断优化价格环境,提高价格服务质量,在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

【落实价格调控举措,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不断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提高市场价格动态调研分析质量,增强价格调控的主动性预见性,为政府宏观决策当好参谋助手。通过国家实时应急监测系统报送价格信息156次。积极应对节日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粮油肉蛋菜等副食品价格波动,采取印发通知、启动应急监测、加强市场巡查等方式,强化市场监管,向市政府提出保供稳价建议,维护了市场稳定。全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价格动态信息公开力度,全年在物价网站、《保定日报》《保定晚报》、保定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发布价格信息1000多条次,编辑《价格周报》45期,有效地维护了群众价格知情权,稳定了消费预期。积极推进“农产品绿色通道”“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用水、用电等惠农利企价格政策落实。以稳妥审慎的态度推进价格改革,对涉及民生的价改项目严格把关,稳步实施。年初以来,全市物价涨幅与近年同期比较保持了较低水平,圆满完成了4%以内的价格预期调控目标,为发展、稳定和民生提供了良好的价格环境。

【推进价格改革,发挥价格杠杆和政策导向作用】在充分调研论证、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的基础上,平衡多方利益,正式推出了市区供水价格调整措施;结合省局指导意见及市政府要求,围绕热力价格改革进行深入调研,对9家热力企业进行了成本审核,向市政府输送了供热管理若干意见。会同市供热办制定了新的热计量收费办法;会同卫生部门对21家医院进行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测算对接工作培训。6月,配合省局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价格改革方案听证工作。对全市16个县级公立医院价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上述医院自7月1日起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7月,组织有关部门和燃气企业召开了全市天然气价格调整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调整市区非居民用、车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的通知》,完成了8个县的管道天然气价格审批工作;会同电力部门就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向省局输送了相关建议。困难群体优惠电价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从5月份开始,会同交通部门对市区出租汽车经营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经成本审核、多方考察和充分论证,向政府提交了3套可行性运价调整方案。结合本市农村客运经营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客运票价表,向社会作了公示;积极落实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在频繁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情况下,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配合省局完成了张涿高速公路涞水段收费标准听证会。2013年,全市(含各县)推进供水、旅游、燃气等价格改革项目30余个,企业和社会比较满意。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加大价格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以贯彻落实《河北省商业零售行业价格行为管理规定》为契机,以政策宣传、法规培训、规范检查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市场价格监管年活动。市局免费为市区商业企业开办价格政策知识讲座6次,为企业培训两员500余人次。针对节日期间消费集中、市场物价容易波动特点,采取节前提醒告诫、节日期间不间断巡查等方式,加强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和国庆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坚持每日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动态信息。3月底4月初,采取公开辟谣、现场宣传等方式指导燃气企业迅速平息了居民抢购燃气事件,工作得到市领导肯定。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省局统一部署,从5月开始,对全市所有旅游景点明码标价及价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部分景区不正当价格行为得到及时纠正,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年全系统累计出动检查编组1000多个、1500余人次,深入开展了商业零售市场、电力、医疗、教育、房地产等系统和行业专项检查,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2500余件,实施经济制裁500多万元。

【做好清费治乱工作,优化全市价费环境】会同财政部门在全市开展了行政事业性收费调查,对《2012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罚没项目目录手册》中涉及的26个部门、116项收费政策进行了审核规范,并及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对工商、税务、国土、农业等八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认真核对,共取消或停收20个收费项目;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经营服务性收费政策,对全市相关收费项目抓了清理落实。对现行的涉企收费项目,按照“收费从低”的原则,凡国家和省规定有上下限标准的,确定了“一律按下限标准征收”的原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价费环境;与市纠风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市直机关收费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开展收费专项检查工作部署,从年初开始,采取市县同组、指导规范的办法,对质检、税务、国土、环保、交通等全市重点涉企收费单位开展了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对擅自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进行了治理整顿,查处结案21件,实施经济制裁90多万元。认真贯彻省市涉农收费专项检查要求,全市查处涉农价格违法案件131件,实施经济制裁103.14万元。

【开展价格基础性工作,提高价格服务质量】圆满完成了2012年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的审核、汇总、分析工作和2013年农本调查任务。完成价费调整成本监审项目24个,监审标的额29.86亿元,核减不合理成本4.45亿元。不断提高价格认证工作规范化水平,深入开展价格争议行政调解工作,全市共完成涉案财物价格、交通事故评损等鉴(认)证6300余件,鉴证标的总金额5.4亿元。不断加强价格举报受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以价格举报中心为主体,以网络答复、电话受理、来人接访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举报受理工作机制。全市通过“12358”价格举报体系及网上平台受理群众举报2000余人次,接待来人来访300余人次,查处各类违法问题600余件,答复群众政策咨询3000余条次。深入开展行政服务效能提升行动。全年共审批各类价费项目50多个,审验核发收费许可证6000余个,办理人大、政协提案3件,做到了无差错、零投诉。检查局在全省案卷评审中获优。价格调研、对外宣传工作又有新起色。全年在市级以上各类媒体刊载工作报道、调研等不同题材文章500余篇次,有多篇调研文章获省级以上奖励。注重发挥价格协会作用,市价格协会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评选市级价格诚信单位20余家。

                               (张俊超  宋贵章)

 

工商行政管理

【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河北工商行政管理局,是保定市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政策法规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处、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市场(合同)规范管理处、商标广告监督管理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监督管理处、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12315指挥中心、财务装备处、企业监督管理处、监察室、机关党委。派出机构4个: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分局、河北省经济检查总队保定市经济检察支队、保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商局(副处级)、保定市白沟新城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处级)。直属事业单位(科级)7个:保定市消费者协会、保定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保定市私营企业协会、保定市维修行业管理办公室、保定市工商局信息中心、保定市工商局基层教育中心、保定市工商局机关服务中心。

局  长   张瑞清

副局长   翟中申  苑丙成

纪检组长 范  玮(女)

【概况】2013年全市工商系统围绕“优服务、强监管、惠民生、提素质”这一主线,理思路、创举措、提效能、抓落实。扎实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深入开展市场秩序整顿;广泛开展12315护民生行动;进一步加强系统队伍建设。市工商局被省人社厅、省工商局评为全省工商系统先进集体;安新县局、新市区建南分局、徐水崔庄分局被国家人社部、国家工商总局命名先进集体;易县、望都、涞源、涿州等6个单位、市局注册分局和10个基层分局被省人社厅、省工商局评为先进集体。

【抓服务,强措施,助力全民创业成效明显】2013年,市工商局把推进全民创业作为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出台了18条优惠政策措施,围绕“扶持大学生初创业、助推小企业创大业、助力大企业创伟业”这一基本思路,发挥职能,强化措施,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增量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内资市场主体总量达26.5万户,注册资本(金)2171.5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4%和23.8%。市局全民创业工作在市直部门考核排名中位列第一。1.扶持大学生初创业。市局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意见》。先后4次深入驻保高校举办“工商注册政策大讲堂”,对千余名大学生开展了政策宣传和创业指导。在河北大学举办了“点燃大学生创业梦想·工商局送执照到校园”活动仪式,全市11所院校35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市长马誉峰、市纪委书记周省时及有关市领导出席活动仪式。活动中,共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2500余人次,办理营业执照286个。市局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做法,得到马誉峰市长的批示肯定。2.助推小企业创大业。市局出台了《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意见》,开展了“走千家、访万户”活动,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2013年,全系统共办理“个转企”168户,组织银企对接会90余次,通过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92.57亿元。市局帮扶“小马哥”马贺同“爱心水站”的三项措施,得到了市长马誉峰的批示肯定。各县(市、区)局都围绕促全民创业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涿州市局开展了主题为“点燃创业激情、红盾助飞梦想”的大型创业政策宣讲活动。望都、蠡县、唐县、曲阳、高新区局支持全民创业的做法,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雄县、满城、高阳县局主动推进银企对接,解决融资难题,受到企业称赞。新市区、安国、涞水、徐水县局加强对重点项目、园区和企业的全程帮扶指导,受到当地领导和企业的好评。3.助力大企业创伟业。市局出台了《知名商标认定管理办法》《支持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开展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的意见》,召开了驰名商标企业座谈会。2013年,全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河北省著名商标51件。全市累计拥有注册商标2.97万件、中国驰名商标25件、河北省著名商标307件,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顺平、容城县局加大对涉农商标的指导帮扶力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高碑店市局“商标助企”成效明显,在全省商标价值评价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单位。白沟新城工商局以管委会名义印发了《驰著名商标奖励办法》,促进了商标工作的发展。

【抓监管,严执法,各类市场专项整治深入推进】1.市区房地产市场清查行动扎实开展。指导260家房地产企业、广告经营单位和媒体签订了守法经营、诚信自律公开承诺,在市主流媒体发布购房提示、警示270条次,约谈房地产企业、广告公司和各类媒体150家,撤销房地产违法广告393条(块),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5起。2.打击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利剑”行动成效显著。重点对“小规模、大群体”的专业村(镇),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进行集中治理,共检查经营主体11491户,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34件。3.农资商品和生鲜肉“铸剑”行动取得实效。加大“红盾护农”力度,检查农资经营主体3673户次,抽检农资商品700个批次,查办农资违法案件307件,为农民避免经济损失101万元。抽检生鲜肉60个批次,查扣不合格生鲜肉158公斤。4.严厉打击传销。先后10次开展打击传销集中行动,共捣毁传销窝点80个,教育遣返传销人员1476人,移交公安机关1件,始终保持了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5.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以医药购销、餐饮、电信、旅游、工程建设等行业为重点,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7起;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124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6.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共检查广告经营单位2613家,检查各类广告2万余条,开展行政约谈8次,责令停发(播)广告553条,查处广告违法案件135件。7.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在食品流通监管职责尚未划转的特殊时期,全系统认真发挥职能作用,开展了“春季雷霆”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抽检食品18大类18130个批次,有力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

【抓维权,护民生,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取得实效】1.完善12315维权网络。深入推进12315“五进”工程,扩大“消费维权服务站”覆盖范围。2013年,共受理消费者申诉4030件、举报4395件,申诉、举报办结率分别为100%、98.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6.5万元。2.强化消费教育引导。组织了“3·15”宣传纪念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发布消费提示、警示82期,开展了“12315消费体验”活动。3.加强商品质量监测。对汽车配件、金银珠宝、服装、装修板材等重点商品,开展质量抽检237个批次,对抽检不合格商品依法进行了处理。4.扎实推进12315护民生行动。对荧光灯、美容美发用品、儿童用品等五大类商品开展专项整治,共召开行政约谈会20次,约谈经营主体184户次,发送行政告诫书、行政建议书52份,查处侵权案件425件。南市区、清苑、博野等县区局注重加强消费维权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富有成效。

                                   (赵树祥)

 

审计管理

【保定市审计局】保定市审计局是主管全市审计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职能是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党政领导干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内设办公室、法制处、人事处、财政审计处、金融审计处、行政事业审计处、经贸审计处、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社会保障审计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外资运用审计处、经济责任审计处、内部审计处、开发区派出审计处、计算机信息审计处、业务审理处16个职能处室。设总经济师、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妇委会专职主任、工会专职主席、纪检监察专职干部。下设2个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基建审计中心。

党组书记、局  长   孙淑花(女,6月离任)

                   方砚烽(6月任)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罗  凯(6月离任)

党组成员、副局长   温丽娜(女)

                   范国庆  张建波

                   陈仕强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朱春友

总审计师           温丽娜(女)

【概况】2013年,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充分发挥了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体检诊断”功能。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单位316个,查出违规行为资金161461万元,上缴财政资金6672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6144万元,核减投资额3507万元,提出审计建议418条,被采纳290条。市审计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7·21”灾后重建先进集体,市审计局驻村工作组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优秀驻村工作组。

【政府性债务审计】组织全市410名审计人员分成24个审计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24个县(市、区)的相关单位进行了审计,共审计单位1300多个,债务笔数9000多笔。通过审计,对债务进行了分类及汇总,摸清了政府性债务底数,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制度方面的不健全及债务统计数据的不准确,违规借贷、违规担保、项目手续不齐备等问题,揭示了债务的征、管、用、还等环节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方向。市审计局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的审计建议。

【财政审计】在2012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中,对市财政、地税、部分行政事业等19个单位进行了审计,对有关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开展专项审计和调查。依据审计结果,市审计局受市政府委托作了《保定市本级2012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市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狠抓落实措施,加大督导力度,相关部门整改成效明显,受到市人大常委会高度评价。

【投资审计】2013年,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和《保定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把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列为重点,特别是把住竣工决算的关口,提高了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市审计局先后对“涞、涞、易”灾后重建、市农业生态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一大批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核减工程投资3507万元。

【经济责任审计】2013年,全市审计机关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领导干部遵守“八项规定”情况的审计力度,重点关注“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开展了对部分领导干部任期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促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市共审计领导干部59名,其中任中审计18名,离任审计41名。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审计】对全市17个县(市)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专项审计,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审计涉及主管部门48个,项目实施单位39个,审计资金总额3425万元,查出违规和管理、使用不规范资金2403万元,促进资金投入到位123万元。

【金融审计】在省审计厅统一组织下,分别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涿州联社、唐县联社201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就地审计。审计中充分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手段,发现了信贷资产质量分类不真实、贷款主体不合规、用途不合规、程序不合规以及一些财务违规现象,提出了防范信贷风险、防止资产损失、确保规范经营的意见和建议,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十分重视,已经开展专项整改。

                                    (张  皓)

 

质量技术监督

【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市政府主管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工作的职能部门,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下辖4个区分局和22个县(市)局。下设5个直属事业单位:保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保定市计量测试所、保定市纤维检验所、保定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保定市标准化所。市局机关内设13个职能处(室):办公室、计划财务与科技处、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处、人事劳动处、监察室、机关党委、质量管理处、标准化处、计量处、产品质量综合监督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食品生产监督管理处、稽查队等。

局  长   顾锁群

副局长   郭振生  袁建国

         王少青

纪检组长 郭静通(12月离任)

【概况】2013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局年度工作部署、重点工作,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抓质量、抓稳定、抓安全、抓提升为手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履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市局多项工作指标名列全省前列,行政执法工作被省局授予“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被市法制办评为“先进单位”。

【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提高保定制造竞争力】1.大力推进质量兴市工作。启动了市政府质量奖工程,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保定市政府质量奖评选管理办法》,开展了首届“保定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2104年1月3日,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对获奖的5个企业3名个人实施了奖励(组织奖奖励20万元,个人奖2万元)。按照《河北省质量发展规划(2012-2020年)》,起草了《保定市落实<河北省质量发展规划(2012-2020年)>实施方案》和《保定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2013年行动计划》。2.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2013年,获得河北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奖5家,个人奖3名,省服务质量奖20项,省质量效益型企业25家,省名牌产品58项,省优质产品54项,在期内省名牌产品总数达到191项,继续名列全省第二。7月19日,组织开展了“保定市名优产品授牌暨品牌专家企业服务行”活动。10月份,组织全市88家企业参加了在辛集市举办的第六届“河北省品牌节”活动。开展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活动,曲阳等4个工业园区申报资料已上报省局。完成了清苑、唐县、容城等9个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材料编制工作,地理标志产品总量列全省第一。3.扎实推进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继续深入实施省“双五百、双五十”工程,组织推荐了22家企业作为第二批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风帆公司成功申报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奖,河北建设集团曹清社入围个人奖。25家企业设立了“首席质量官”。编制了《2012年保定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和《2013年上半年保定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开展了2012年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测评工作。5月21日,组织召开了保定市、唐山市质量管理优秀成果交流会议暨保定市第28次QC小组代表会。推进群众性质量管理“双百优”活动,获质量管理优秀班组21个,质量管理优秀成果29个,总数全省第一。

【夯实技术支撑基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抓好技术标准工作。顺平桃、徐水甜玉米、望都辣椒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高分通过验收。完成3个省级和10个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长城汽车公司《离合器分泵总成技术条件》等5项省地方标准制定和审定工作。引导全市企业完成国家和行业标准起草、制修订90多项。帮助企业完成采标认可22项,采标标志21项,备案企业标准258项。确定保定古城香业等3家企业为省局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单位。督导3家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单位圆满完成创建任务,全部达到AAA级标准以上。徐水政务服务中心、安新白洋淀大观园、顺平五院合一养老院等3家为省级服务业标准化单位试点。3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圆满完成试点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省验收。大力抓好计量监督工作。针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场所,共检查集贸市场、年货市场202个,检查商场、超市269家,饭店113家,对350家加油站在用加油机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加油机的铅封和检定合格标志是否完整,共检查出非法计量器具23台(件),查处计量作弊案件11件。针对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米、面粉、小食品、种子、化肥等5种定量包装商品开展计量监督,共抽查21家企业,30个批次,其中净含量标注合格30个批次,平均合格率100%,净含量检验合格27个批次,合格率为90%,对不合格商品进行了整改。大力抓好认证认可工作。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获证实验室170家,检查出各类问题200多条,已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整改。组织全市49家建材实验室,7家食品实验室开展能力验证,其中55家实验室能力验证合格,能力验证合格率为98%。开展认证认可行政执法工作,共查处案件7起,其中强制性产品认证案件3起,实验室案件2起,管理体系认证1起,处理投诉举报案件2起,形成了重点产品或者重点企业认证有效性分析报告,有力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全面实施动态监管,形成了获证实验室监管情况分析报告。

【狠抓“三个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实施特种设备分级分类监管根据安全隐患和特种设备特点,开展了餐饮场所燃气、洗衣房等场所的锅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和电梯等安全检查和专项治理。全市全年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发证率为10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监督检查率为100%,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现场监督检查率为100%,气瓶充装单位现场检查率为200%;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6月3日,吉林液氨事故后,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对液氨制冷行业的顽疾固症进行了根治,全市质监系统共普查液氨使用生产单位165家,对95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整改,确保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选取“食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开展培育工作。6家乳制品企业100%落实了主动报告制度。对省政府明确的2个县域、2个乡镇食品集中生产加工区域开展了整治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突出违禁超限、制假售假等问题,以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酒类、饮料、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7类食品为重点,重点整治“违禁超限”违法行为,共排查获证食品生产企业3720家次,重点排查整治1075家次,对发现的88家问题食品生产企业,责令停产进行了整顿。全年共监督抽检1557批次,合格产品1546批次,产品合格率为99.3%;食品生产风险监测进行了20种产品、848个批次的监督抽检,合格产品832批次,产品合格率为98.1%,对不合格企业全部进行了后处理。组织194家国家证、省级证企业进行了自查,对其中的32家进行了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针对水泥、电线电缆、汽车配件、防水卷材、木制家具、儿童用品、一次性生活用纸等10类产品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行业整治和区域质量提升。2103年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9家,处理9家;省级监督抽查272个批次,其中合格230个批次,合格率84.6%,42家不合格企业全部处理。市级监督抽查38类产品465个批次的产品,其中合格391个批次,合格率为84.1%,不合格企业全部处理完毕。此外,根据保定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局对煤炭产品质量进行了动态监测,“两个中心”和三个县级检测站检测燃煤销售单位、检查站燃煤运输车辆、分散燃煤锅炉使用单位样品超过2000个批次,对销售和使用单位做到了全覆盖,为全市燃煤质量监测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实施打扶并举,促进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积极开展开“双打”“两节”专项执法检查、“质监利剑”和农资打假等行动,使重点商品假冒伪劣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全市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071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691家次;全年设定区域性产品整治工作3项,开展专项打假工作9项,专项打假出动执法人员697次。市局共查办各类案件40余起,总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根据省局区域性产品提升工作安排和市政府专项整治行动的统一安排部署,市局联合政府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对假白酒、假纸制品、假油漆进行了集中专项整治行动。满城县共排查造纸企业54家,纸加工企业79家,对7家企业存在标识标注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博野、唐县油漆采取断电、断水等措施,共依法取缔168家,停止了非法生产活动。徐水白酒以“查源头、端窝点”为重点,制定了《徐水县酒业专项整治工作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制度》,共查办案件13起,查处制酒企业3家,端掉制假黑窝点10个,有力打击了制假售假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实施惠民利企,服务经济社会和民生改善】实施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和村级卫生室医用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工作,全年全市计量检定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用强检计量器具20万台(件)。全年为居民免费检定2000余台(件)血压计,免费检定集贸市场衡器1万余台(件)。制定了《支持全民创业行动具体措施》,对13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帮扶,减免了组织机构代码办理的工本费。取消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年度检验。开展“服务企业质量行”活动,现场为企业解决在标准备案、计量检测、许可证申办、产品检验、特种设备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假冒伪劣产品知识咨询活动,全年全市系统共组织各类宣传咨询活动近20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多万份,广大民众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

【实施依法行政,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坚持党组集体学法,全年共组织了5次。重视法制人才,强化法制机构,开展法制培训,依照法律法规办理行政执法案件,没有1起行政诉讼案件。7~9月,市局对系统25个县(市、区)、两个委托执法事业单位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评查。共检查立案处罚案卷1529份,当场抽查290份;检查现场处罚案卷1416份,当场抽查320份,对存在的进行了通报批评,限期改正。10月份,迎接省局对保定市局进行的依法行政考核,受到省局肯定。全年没有出现一起行政诉讼案件。

                                   (魏文靖)

 

食品药品管理

【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设6个执法处室、6个行政处室、5个分局、3个直属事业单位,肩负着保障全市1100万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责任,每一项工作都与老百姓的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

党组书记、局  长   闫向阳(12月任)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杨  静(女)

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  彤(女)

                   马立新  王彦秋

【概况】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讲学习、提素质,讲政治、顾大局,讲责任、保安全,讲团结、促和谐,讲正气、树形象,讲廉政、做表率”六讲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中国保定自由飞行周、南市区禽流感疫情处置等项工作中,被市政府通报表扬。法制审批处、注册安监处、食品保化所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共产党员先锋岗”。基层建设年驻阜平县吴王口乡工作队被评为省级先进。

【餐饮食品监管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开展了节日食品、景区餐饮、肉制品、餐厨废弃油脂等16项整治行动,对餐饮服务单位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自制饮料、自制火锅底料等问题进行重点治理,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有效防止餐饮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了全市持证餐饮单位动态等级评定工作,市直管368家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率达到100%,中型以上餐饮单位索证索票率达到100%。全年共抽检产品536批次,涉及生鲜肉、黄鱼、大米、面粉、食用油等20多个品种,其中肉类、黄鱼、大米和面粉样品检验全部合格。

【创建300家早餐安全示范点】早餐安全示范点创建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52件惠民事项之一,也是市局下大力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推进早餐示范店创建实施方案》,制定创建标准,选择在居民社区、学校等消费比较集中的区域,通过点对点帮扶、一对一指导,提升早餐从业者的硬件档次,规范索证索票、餐具消毒等“软件”建设。同时,对纳入早餐示范工程管理的示范点实行动态考核管理。截至2013年11月底,300家早餐点全部创建完成,其中市区80家,各县(市)城区220家。培育出保定北斗星餐厅、油条哥快餐、曲阳豆花妹、高阳包胜客、满城非矾早餐店等一批早餐安全示范店典型,真正起到了创建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的示范作用,方便了群众生活,提升了城市形象。

【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餐饮保障】完成了海峡两岸美食节、保定自由飞行周、世界女子乒乓球攻削赛、圣诞节及平安夜等重大活动及重要节点餐饮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共动用食品原材料快速检测设备49次,使用试剂1210份,保障了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全年累计保障77次、423餐次、97000多人次。

【开展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集中治理活动】对辖区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对违法违规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进行全面清查;全年查处涉嫌利用讲座的形式非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案2起,查处标示功能主治的食准字产品69种,三无产品9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药品安全稳中向好】市局作为牵头部门承担起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任,经过深入调研,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保定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基地建设、科技研发等方面强力实施,促进了生物医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全市拥有医药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家,成药经营额过5亿元的企业4家,医疗器械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家,中药饮片年生产能力达10万多吨。通过开展药品安全“两打两建”和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市场秩序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药品监督工作中,充分发挥药品检验的技术支撑作用,完成基本药物抽验检验146批,监督性抽验检验483批,不合格4批,省级评价性检验112批;中药饮片检验230批,不合格20批;跟踪性检验80批,不合格1批;生产企业监督检验20批,全部合格。

【器械市场运行平稳】对高风险和社会热点关注品种开展专项检查,开展定制式义齿生产使用专项整治,共检查涉齿单位450家次,责令整改57家。完成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变更或注册证到期、重新申报质量体系考核和6家新办企业的现场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秩序日益规范,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打假治劣持续深入】始终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先后开展了安国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中药饮片专项治理、终止妊娠药品专项整治、打击挂靠走票、网上售药等多项治理活动,查办假劣药品案件42起。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共排查食品单位8561个,排查出隐患703项,整改率86%;排查药品、医疗器械单位3276个,排查出隐患79项,整改率99%,活动开展中发现案件线索406起,立案查办367起。在12月9日召开的全市药械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通报会上,通报9起典型违法案件。进一步加大违法药械广告监测力度,移交工商部门违法药械广告25起。

【行政审批提质提效】大力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化管理,实行一站办公、一口对外、一次告知、一章审批、一条龙服务的“五个一”服务制度,开辟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建立药械行政许可电子档案。编制《审批服务指导规范》和《办事指南》,印制《明白卡》,将申办事项应提交的资料集中呈现,为申请人提供“压缩饼干”“办事快餐”,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不走冤枉路。全年累计批准核发药械经营许可142家,变更381家,注销5家。

【实施“食药安全、诚信保定”三年行动计划】市政府印发《“食药安全、诚信保定”三年行动计划》,对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制定路线图,绘出时间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分类监管。对市直管学校食堂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全部建立企业监管诚信档案。实施食品药品“黑名单”制度,并与行政许可事项挂钩,在企业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时,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责任人员采取许可限制措施。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白沟新城开发区顺利通过省局“药品安全示范县”验收。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结合监管工作重点,按照法人着重责任意识、质量管理人员着重安全意识、从业人员着重岗位技能的办法,分层推进,先后举办了新版GSP实战指导高级培训班、零售药店质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部分县市医疗机构人员培训班、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班等多期针对性培训,聘请河北大学药学院、河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以及具有丰富经验、业务水平高的一线执法人员授课,强化学习效果。共计举办培训29期,培训从业人员5380余人次,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强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以重大节点、重要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周”“药品安全月”“12·4”法制宣传日等大型主题活动。与市电视台《聚焦》栏目合作,拍摄专题片8期,在《中国医药报》刊发专题报道5篇,省市媒体刊登各类报道87篇。积极参加“行风热线”节目,为群众解疑释惑。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发放资料、真假鉴别、专家义诊等形式为群众答疑解难,共筑食品药品安全防线。举办了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学生家长对学校食堂食品加工操作间进行实地参观,赢得学生、家长和教师等社会各界的好评。

【畅通渠道加强风险预警】开通“12331”投诉举报电话和门户网站留言版,对群众举报投诉由专人受理,30分钟内介入调查,7日内办结回复。2013年共受理群众举报315起,回复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了《保定市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和《保定市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7607份,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18份。通过对各种数据及时研判、妥善处置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党组成员各负其责、处室领导具体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党风廉政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与直属单位和处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同食药监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同时,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推动开展正风肃纪各项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正风肃纪”、“强三力、肃风纪、查案件、提效能”百日行动等活动,结合本局实际,印发了《落实中央要求正风肃纪的六条规定》,严格按标准使用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深入开展“为民务实在一线”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部门、企业进行走访了解,特别就新版GSP、GMP实施等问题与企业交流,有力推动了食品药品工作的开展。参加阳光热线节目7次,答复40余个问题,获得群众满意和好评。

                                    (王爱华)

 

安全生产管理

【保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保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是保定市人民政府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直属部门,依法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实施重点监管;从综合监管的角度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行业)和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承担保定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内设办公室、综合协调处、政策法规处、和科技规划处、企业培训处、4个安全监管处(一处、二处、三处、四处)、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处、事故调查处、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以及人事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工会等17个处(室),下设执法监察支队、煤炭管理局。

党组书记、局  长   王宪刚(12月离任)

                   靳旭辉(12月任)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  军  白宏伟

                   李铁庆  张占军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孟贤会

党组成员、监察支队 薛文龙

监察支队政委       马增福

【概况】2013年市安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国家、省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下,以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为核心,突出安全生产大检查这个重点,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工作,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监管和承诺制度建设,合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攻坚行动。以市委、市政府“一个活动、三项行动”为抓手,以推进基层建设年活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监管效能为平台,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2013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09起,死亡97人,死亡人数比省定控制指标(110人)少13人,占省定控制指标的86%。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度分别下降11.6%和9.4%。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事故14起,死亡14人,比省定控制指标(23)少9人,占省定控制指标的61%。煤矿、农业机械行业没有发生亡人事故。各类事故指标全部在省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连续7年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工矿商贸企业较大事故为零,杜绝了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圆满完成了年度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的良好态势,继续在全省保持了领先水平。

【强化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机制体制】1.完善组织体系。为进一步完善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委班子和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的有效落实,坚持把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作为重要内容写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在年终实施重点考核。同时,坚持市安委会主任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安委会成员由各单位主管领导担任。2013年,根据本市实际,将民政局、邮政局、供电局纳入安委会,使安委会构成更加合理,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合力。在前几年充实市县安监队伍、设立乡镇安监所的基础上,尝试在所有村庄、社区建立安全监督小组,使安全监管网络向基层一线延伸,市、县、乡、村四级安全监管体系日益完善,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2.健全工作机制。为推动监管责任有效落实,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方面不断探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机制。如:严格落实会议制度,通过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季度防范安全事故例会、市安委会全体会议及联络员会议,对重要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调度和督查;实行挂账督办制度,年初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把安全生产重点任务事项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责任落实分解方案》,实行“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对账”,由市委、市政府两个督查室逐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办;实行集中交办制度,对日常工作中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重点隐患和重点监控事项,进行列表集中交办,明确整改监控责任和整改要求,由市安委办跟踪督办;落实领导干部分包制度,对重大危险源、重点企业按照“五个一”要求,全部明确由县级领导分包,定期巡查。3.监管措施更加有力。本市已连续7年在安全生产领域实行了以网络化管理为核心的精细化监管措施,将全市所有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全部划分到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逐一拉出名单,分级建立了台账,明确监管责任,实现了对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100%覆盖;始终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事故预防的核心工作,先后制定了《保定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生产22条》,在所有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持续推行了“一会一卡”(召集例会和安全提示指导卡)和“三定一表”(定时、定人、定量,安全检查表)制度,对市、县、乡三级督导检查频次、内容等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并把“一会一卡”和“三定一表”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各级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连续5年在年终考核时,对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和乡镇的“一会一卡”和“三定一表”进行了大范围查阅考核,使全市日常监管督导检查和隐患排查基本走上了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开展安全大检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按照国家、省部署要求,把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为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任务,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周密部署,快速行动,强力推进。为实现大检查活动“全覆盖”的目标要求,从六个层面强力推进:

一是按网络化管理分工,由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办组织企事业单位搞好自我检查,并按照“高危行业企业每月一次、一般行业企业每季一次”的频次,对大检查规定动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二是对所有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单位,由乡镇、街道办负责,围绕“预防火灾、触电、燃气事故和严禁非法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等重点,组织搞好安全自查和巡查。三是由乡镇、街道办组织5289个村庄、356个社区,以“用电、燃气、消防、交通、电梯、悬挂物等公用设施和场所安全”为重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四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执法督查,由市、县两级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实行了重点排查。五是市政府抽调26个市直部门组成26个分包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大检查情况进行一对一分包督查,共对312个乡镇(街道办)、306个县直部门、468家企事业单位大检查规定动作落实情况进行了核查。六是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安委办、市监察局组成暗访组,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政府各分包督导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两次明查暗访。大检查期间,市、县、乡三级共组成2622个暗访组和执法组,组织5289个村庄、356个社区和41013家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安全自查,对18579家企业和3060家学校、502家医院进行了重点排查。共发现整改隐患64094处,责令改正和停止违法行为13463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660家,暂扣或吊销许可证546个,关闭非法违法企业890家,进一步净化了安全生产环境

【专项整治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2013年,继续组织在“煤矿、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职业卫生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大力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

煤矿:本市原共有五处煤矿,经兼并重组合并为三处,分别为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曲阳矿业有限公司、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阜平矿业有限公司和涞源煤矿。曲阳矿业有限公司正根据勘探结果编制详细的技改设计方案;阜平矿业有限公司已进入技改阶段,井下技改工程大部分已经完成,正在重点突击双回路供电工程施工;涞源煤矿正在进行技改前期的准备工作及地质灾害报告的筹备工作。原涞水煤矿、燕川煤矿已彻底关闭。所有煤矿企业在技改完成后将全部达到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自技改之日起同时施工,技改验收之日同时完成验收。加强了对技改和停产煤矿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派驻安全监督员对停产矿井进行了全时监控,加大了对已关闭小煤矿的巡查力度,杜绝了非法违法开采行为。

非煤矿山和尾矿库:按照国家、省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了非煤矿山和尾矿库专项治理,先后召开调度会议3次,联络员会议12次,对相关工作及时调度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专项行动顺利进行。截至年底,市县两级落实资金69433万元,完成尾矿库闭库158座,治理整改116座,关闭矿山数量41座,国家无主库治理资金、省级尾矿库和矿山专项资金已落实到企业,完成了年度任务目标;大力推行地下矿山尾砂胶结充填技术,确定河北钢铁集团锌钼矿业有限公司和恒通水电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涞水县北龙门铁矿为尾砂胶结充填示范企业;20家持证地下矿山全部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全市持证的大中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共7家,具备达标条件的4家企业已有3家完成二级标准化达标工作,达标率75%。同时,完成标准化示范企业12家,完成非煤矿山班组建设试点单位5家。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省任务。

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32家,在产28家,已完成安全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28家,达标率100%;认真组织在役化工生产装置安全设计诊断,涉及在役化工生产装置安全设计诊断的15家企业,已完成1家,2家设计诊断报告正在审查,其余12家已与设计院签订诊断合同,预计在省定时间期限内(2014年6月30日)可全部完成;防护距离不足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公司已经停产;开展了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经营(批发)企业的“超标”“非标”烟花爆竹产品全部登记造册、就地封存;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经营(批发)企业和零售网点的经营许可证许可范围全部取消B级及以上危险等级;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部4家生产企业和24家批发企业已全部达标;常态化开展治爆打非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处获涉危涉爆案件852起,行政拘留违法嫌疑人839名,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18名,缴获非法炸药27.8吨、非法雷管2.7万余枚。

职业卫生:加强职业卫生机构建设,全市27个县(市、区)、开发区都成立了独立的职业健康监管机构,配备了2名以上专职监管人员,加强了专家队伍建设,成立了职业健康技术服务领导小组,为职业安全健康的监管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积极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制定了《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活动五年规划》和《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水泥生产、石材加工、陶瓷制造、金属船舶修造等15个行业开展了专项治理,并进行了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积极开展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和监督检查,共有37家企业进行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全面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检测评价,全市完成申报6461家,检测评价1302家,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全面启动了“两个档案”的标准化工作,已有1310家企业通过了验收;大力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共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5096人,接触职业危害从业人员15863人。

【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安全培训,制定了《2013年全市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开展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共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1867人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229人次,特种作业人员11074人次,接毒接害岗位人员2688人次,其他从业人员51826人次。进一步强化社会化宣传力度,制定了《保定市2013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意见》《保定市201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和《保定市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日、警示教育周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一百多种近十万余份,制作展板2000余块,各种读本1.2万余册,直接受教育群众达15万人;积极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共创建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3家,市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30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学校1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医院1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社区2家,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应急救援建设】1.加强市及重点县(市、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设。2013年,全部10个重点县(市、区)实现了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和装备“五落实”,建立了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全部26个县(市、区)明确有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其中15个县(市、区)设立了单独股室,其他县(市、区)、开发区明确有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社区、乡镇落实专职应急管理负责人,各类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均明确了应急管理部门和人员。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联络员制度,与气象、水利、公安、地震、交通、住建、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部门建立完善了预警和应急协作机制。2.加强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应急队伍建设。完成了19个县(市)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联网对接工作和重大危险源企业的视频监控;组建了2支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并通过了资质验收工作;组织矿山救护队伍对9个矿山县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积极开展应急救援队伍质量标准化建设,涞源奥宇应急救援队获省2013年钢铁焦化企业煤气防护救护队比武三等奖。3.强化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和演练工作。市政府制定了《保定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保定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安监局制定了《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7个预案;指导重点行业企业按要求修订了预案,涉及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86家重大危险源单位实现了分级备案,彻底摸清了全市重大危险源底数;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周”活动,市、县两级共组织2125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演练,参演人数12万余人,完善各类预案856份,并对应急演练进行了评估建档。

【强化事故调查和处理】强化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严格按照《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查处督办办法》要求,对本市两起瞒报事故进行了督办,已全部按要求完成了审核备案;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完成了本级负责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严格落实一般事故跟踪督办规定。

【强化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1.周密部署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每季度防范安全事故例会上,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按照省《关于编制安全生产监管年度执法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安监部门认真编制了年度执法计划;市安监局认真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坚持每季度对执法工作进行一次督查调度;各县(市、区)安监执法部门,严格按照年度执法计划的要求,制定阶段执法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执法任务。2.加强重点时期和重点行业领域的执法检查。在春节、“两会”“安全生产月”、暑期汛期、国庆节、十八大和冬季等重要时期,分别组织开展了液氨专项执法活动、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与省监察总队联合开展了省市县非煤矿山“打非治违”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1446人次,检查企业15411家,立案1161起,经济处罚1035.5万元,发现事故隐患17833条,整改16703条。其中市本级共出动执法人员3222人次,检查企业514家,立案44起,经济处罚112万元,发现事故隐患1971条,整改1793条。3.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持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加强执法考核,提高执法质量。对省安监部门责成办理的案件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自查到位、处罚到位,并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成处罚意见书》要求及时反馈情况,上缴经济处罚款项。市、县两级安监执法部门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均统一建账,实施台账管理,并逐一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销号,除部分隐患整改期限未到外,其余全部都按时整改到位、按责成处罚数额处罚到位。4.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财政支持,将安全生产执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而且执法专项经费逐年递增,并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经济处罚收入全部用于安全生产工作;市、县(市、区)均成立了独立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设立了专门编制,市监察支队增加综合处和第四大队(职业卫生大队)两个处(队),人员编制增加到35人,为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推进安全生产承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根据全省工作部署,保定市按照网格化管理分工,组织开展了第三轮安全生产承诺书签订工作,印发了《保定深化安全生产承诺制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政府和部门需要落实的9项规定动作,企业落实需的7项规定动作。召开了安全生产承诺制动员大会,对安全生产承诺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结合年度安全生产考核,组织了13个督导组,对各县(市、区)承诺书签订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为推动安全生产承诺事项落实,本市制定下发了《安全承诺事项和隐患排查对照检查表》,并建立了企事业单位践行承诺的“三项制度机制”(定期调度、推进、督查制度;定时检查、跟踪检查的动态落实运行机制;报告承诺落实情况制度)。截至年底,全市共有13037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做到了应签尽签。

                                (赵  路  李志刚)

(编辑:admin)
  • 上一篇:农 业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