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六章 刻在记忆中的遗产 天下第一药市

更新时间:2020-01-09 09:40:46点击次数:30313次

“山川凝浩气,物华启人文”。保定这块沃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繁盛的经济活动,充满灵性的山水和历史厚重的人文环境,孕育繁衍了无数瑰宝;有形态的物质文化感动鼓舞着人们,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同样给人们留下蚀骨铭心的记忆。

天下第一药市

安国药市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药市”,中药业历经千年久盛不衰。究其源,当溯自安国药王庙之建。药王庙坐落于安国城南,庙中祭祀的药王邳彤,字伟君,西汉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他精通医理,官至太常、少府、左曹侍中,是当时济世爱民的清官,被称为“药王”,死后葬于安国南关,当地群众为纪念他遂建药王庙。

北宋时药王庙拓址新建,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徽宗赵佶加封庙神为“灵贶侯”,后又改封为公。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度宗赵禥追封为“明灵昭惠显祐王”。随着帝王对邳彤的不断封赐,药王影响越来越大。一般民众有病求助于药王,善男信女常来进香;业药者乘机售药,形成农历四月二十八的药材庙会,并逐渐形成以药业为中心的物资交流会。清代中期逐渐形成全国各地药商组成的“十三帮”及“五大会”,同时建立了招待客商、管理市场的“安客堂”。安国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药材交流中心和药材集散地。自明清至民国,庙会由“十三帮”轮流操办,每届庙会,整座县城药香弥漫。民间遂产生“药不经祁州不生香,药不经祁州是草不是药”的说法。安国成为“大江南北发兑药材之总汇”,是“南货换北货,东西大交流”的中药材、中成药集散地,被誉为“华夏药都”。

庙会促进了药材交易,而药材交易又带动了药材加工和种植的发展。精湛的药材加工工艺和科学的炮制方法,是安国药业长盛不衰的基本保证。清朝中期,安国药市上专门切片的片子棚和经营饮片的熟药铺到处可见,而且饮片加工技术较高,质量较好。数百年间,安国药工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了较高的技术,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刀法为全国之冠,百刀槟榔、蝉翼清夏、云片鹿茸、镑制犀角,被誉为“祁州四绝”。明万历年间,安国中成药制造已具规模,中成药剂型有丸、散、膏、丹、胶、酒、露、酊等十几种,品种500多个。

明朝初年,随着安国药材集散地的形成,药材种籽和栽培技术也得到交流,给安国药材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安国土壤、气候条件较好,且种植药材经济效益颇佳。因此,药材种植不断得到发展。据《祁州乡土志》载,明朝时期品种28个,清乾隆年间48种,到民国时达70余种,品种地道优良,被药界冠以“祁”字,“皆堪远贩”,畅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安国药业经济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被誉为“华夏珍药荟萃之区,举步走遍九州之地”的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东方药城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宽松有序的交易环境、便捷的信息传送功能吸引着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安国药材年产量占河北省65%,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编辑:保定方志)